“您好!请问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需要准备哪些资料?”近日,瀍河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来到该区政务服务中心,以普通群众身份体验业务办理服务。
瀍河区纪委监委通过安排纪检监察干部以群众身份全流程体验企业开办、工程审批等高频事项办理,重点查处审批环节“中梗阻”、窗口服务“冷硬推”、惠企政策“空转悬”等问题,推动政务服务提档升级,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近年来,我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能定位,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树牢“像保护眼睛一样护航企业健康发展”理念,打出监督“组合拳”,为高质量发展清障护航。
立体监督织密“防护网”,促惠企政策落地生根
“今年的涉企优惠政策是否知晓?”前不久,在洛阳华燃石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偃师区纪检监察干部与企业负责人交谈,了解惠企政策落实情况。
为压实主管监管部门主体责任,监督落实各项惠企利企政策、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检查、推动政务服务提档升级,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今年3月,市纪委监委印发《全市纪检监察机关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治理工作方案》,为企业健康发展织密“防护网”。
按照方案要求,我市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强化专项监督、创新服务机制、强化数字赋能等举措,扎实推进营商环境监督治理工作。
嵩县纪委监委聚焦企业账款清偿、隐性门槛等6项重点问题,开展明察暗访7轮次,以“零容忍”态度处理违规违纪行为;市纪委监委驻市工信局纪检监察组通过廉政提醒、入企检查等方式,对惠企政策落实进行“贴身”监督,确保政策红利直达企业;汝阳县纪委监委运用“室组地”联合监督模式,紧盯劳务派遣、税费收取等关键环节开展监督,确保减税降费、金融服务等惠企政策精准直达……
“推动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就要紧盯惠企政策落实关键环节精准监督。”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建立“政策落实—企业反馈—问题整改”闭环机制,助力各项纾困解难措施精准高效落地。
创新机制架起“连心桥”,为企业发展清障护航
在北京履坦科技洛阳公司的生产车间,农业机器人整齐列队,这些“智慧农业尖兵”即将奔赴全国各地田野。而就在不久前,该企业还因“共享农机”专项资金未及时批复而困扰。伊滨区纪工委监察工委专项监督组走访发现后,立即督促协调相关部门帮助企业精准把握政策要点,优化办理流程,解了企业燃眉之急。
嵩县纪委监委在监督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过程中,创新开通营商环境问题举报“绿色通道”,构建“纪检监察+互联网+12345热线”联动机制,监督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对举报问题即时受理、快速处理,助力企业安心发展。
“这个‘码上监督’平台真不错,反映问题后,工作人员很快与我取得联系。”近日,家住宜阳县的王女士接到该县纪检监察干部的电话回访,对“码上监督”平台赞不绝口。
“一个平台,就是一座‘连心桥’。”宜阳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码”上监督服务优势,建立营商环境举报平台等“微平台”,对企业诉求全程督办、销号管理、跟踪回访,让群众和企业在办事中遇到不担当、不作为、滥用职权等问题时,通过手机扫码实现反馈。
今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治理明察暗访1744次,查处腐败和作风问题231个,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71人,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
标本兼治培育“生态林”,让清风正气持续充盈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是新时代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既要把‘亲’的温度传递到企业心坎上,又要把‘清’的界限划得清清楚楚,让政商交往既如沐春风又泾渭分明,真正培育出既充满活力又健康有序的发展沃土。”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说。
栾川县纪委监委健全完善《栾川县政商交往清单》,从“鼓励类交往行为”“禁止类交往行为”等方面细化25项规定,梳理违规干预和插手工程招投标等10项违纪违法问题清单,明晰政商交往界限。
伊川县纪委监委坚持教育、监管同向发力,监督推动国有企业开展“书记讲纪法”“廉政勤政谈心谈话面对面”等活动,不断擦亮国企清廉底色,助推国企高质量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我们将持续强化监督,营造公平公正、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说。
洛报融媒记者 李三旺 通讯员 黄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