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心”消费:为快乐买单,为体验付费
日期:08-30
暑期的洛阳,消费活力在多元场景中悄然释放。洛邑古城哈哈剧场内,演员与观众热烈互动;陶艺手作店里,年轻人静心感受指尖的专注与宁静……人们愿意为身心体验花钱、向悦己健康付费、给兴趣爱好买单,这正是“体验消费”兴起的生动写照。
27日傍晚,走进洛邑古城的哈哈剧场,笑声穿过门缝,引得路过者想循声而入一探究竟。
“看脱口秀成了我来洛阳旅行最意外的一环。”来自宁波的黄文瑞笑着说,在哈哈剧场,他与素不相识的观众一同大笑、鼓掌,甚至被演员调侃为“疑似托儿”。“演员就像我们的‘嘴替’,用幽默解构日常压力。我愿意为这样的快乐买单”。
这种为情绪价值付费的行为,正逐渐成为年轻消费群体的新选择。从“性价比”到“心价比”,消费决策的关键不再仅是物质满足,更是个体感受与情感共鸣。
仅几公里外,中州万达附近的一家陶艺手作店内,徐欣欣与朋友正沉浸于陶瓷杯的制作。陶泥在转盘上缓缓成形,指尖的触感与专注的节奏,带来不同于日常的松弛体验。
“这是送给自己的礼物。”她说,“整个过程能让人静下心来,享受片刻的宁静。”
这类沉浸式手作体验近年在洛阳快速兴起。陶艺、缝纫、绘画等传统技能,以轻体验、短时长、重社交的方式重新回归都市生活,成为年轻人休闲消费的新选择。
洛阳的“体验消费”不仅局限于此。记者走访发现,集文化传播、技能学习、社交互动于一体的“夜校”也在悄然走红。从非遗工艺到短视频剪辑,从咖啡品鉴到戏剧体验,多元化的课程内容折射出市民为身心体验花钱的新需求。
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强调,要聚焦情绪消费、体验消费、夜间消费等文旅消费新取向,做大以演艺经济、体验经济、街区经济、博物馆经济为重点的新文旅产业。今年以来,洛阳围绕“沉浸式体验”,积极培育新型消费业态,推动消费提质升级。
今年暑假期间,我市围绕百货、餐饮等商贸消费领域,聚焦文旅消费、金融消费等,谋划消费活动106场。其中,广州市场推出“毕业不EMO!青春解压爆笑喜剧市集”,龙门古街推出“龙门万象”大型实景沉浸式剧本杀,城市阳台举办机器科普展;“武皇盛宴”“旧城记”等沉浸式餐饮,还推出闺蜜餐、亲子餐等优惠套餐,以及创意菜、节气菜、养生菜等创新菜品,不断打造新的沉浸式消费场景,激活“体验消费”一池春水。
后续,我市将持续丰富消费场景,营造更高品质、更有调性的特色消费场景,为消费者提供消费、打卡、分享及社交等多元消费体验,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洛报融媒记者 贾臻 通讯员 石智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