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老太婆剧团
烽火年代“唱”救亡
日期:08-29
团长薛世英的木拐杖
“人之初,爱国家,国不保,家不安……”如今,在伊滨区诸葛镇梁村,这首抗战歌谣仍在传唱,它出自当时大名鼎鼎的抗日救亡宣传队——豫西老太婆剧团。
时间回到80多年前,随着全面抗战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中共豫西党组织力量日益壮大。此时,一支活跃在洛阳、偃师、登封等地的抗日救亡宣传队开展活动非常积极,被社会各界称为豫西老太婆剧团。
当时,豫西老太婆剧团以民间文艺演出团体的名义公开活动,实际上受中共偃师县委直接领导。豫西老太婆剧团的前身是我党成立的高龙妇女救国分会,因组织力量不断壮大,吸引了不少当地爱国热情高涨的老年农妇参加,因此被称为老太婆剧团。在这个剧团里,年龄最大的团员近60岁,最小的30岁。
据中共豫西特委梁村旧址纪念馆负责人梁栋介绍,当时,豫西老太婆剧团的救国意志坚强、演出质量很高,由地下党员薛世英出任团长,由中共偃师县委组织部部长赵天锡、中共高龙区委妇女委员赵景云、地下党员彦云等人写剧本、当导演。
剧团的节目种类很丰富,包括《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松花江上》《游击队歌》等歌曲,以及《放下你的鞭子》《抓壮丁》《除汉奸》《打倒日本鬼子》等话剧。每到一处,剧团的精彩表演都会激起民众爱国情怀和对日本鬼子和汉奸走狗的刻骨痛恨。
“剧团中的演员大多是农妇,识字有限,党组织就带领她们上夜校、进识字班、唱革命歌曲、背台词、练演技。”梁栋说,她们还做军鞋或向社会募捐军鞋,因此还编了《做军鞋》小剧。
1938年秋,豫西老太婆剧团远赴延安演出,受到当地群众热烈欢迎。团长薛世英还受到延安有关部门接见,临别时获赠一根木拐杖。
洛报融媒记者 赵硕 通讯员 任费伊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