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穿针”,网格“引线”,
岳村社区织密“幸福网”
日期:08-22
市民在“共享菜园”休闲
“打扫卫生‘赚’到一顿火锅,周末孩子们回来,俺们得出去撮一顿儿!”18日上午,在老城区翠云峰街道岳村社区积分超市,居民刘俊峰拿着刚兑换的火锅代金券,笑得合不拢嘴。超市兑换区里,从家电维修券、家政服务券到餐饮券,琳琅满目的“兑换品”记录着社区居民的“善行积分”。
为破解影响基层治理效能的难点堵点,充分发挥网格在基层治理中“最小单元”的作用,老城区让“小网格”释放“大能量”,持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今年年初,岳村社区被分成7个网格,推出“网格+积分”管理模式,通过基础分、任务分、评议分、奖励分四维考核,让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看得见、算得清、有回报”。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电子大屏上,实时滚动的积分排行榜引得许多居民驻足细看,有人“本月垃圾分类督导积15分”,有人“调解纠纷积20分”……这些积分背后,是社区治理的生动实践。
“过去办事自己跑,现在群里喊一嘴就行了!”网格员小李展示着手机里的报修信息:上午9时03分,3号网格独居老人王奶奶反映水管漏水;9时18分,维修队已上门处理完毕。这样的“15分钟响应圈”,是依托“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联动机制实现的。
“网格+积分”不仅提升岳村社区治理效能,还助力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2020年,岳村社区把闲置土地进行划分,打造为“生态农庄”,配套水电、农具屋和石板路,通过全托管、半托管和自主管理三种服务模式,为市民带来农耕、休闲娱乐等多元体验。
如今,邙山脚下的190块“共享菜园”成为近郊网红打卡地,这里藏着网格化管理的另一个妙招。
每块菜园都被纳入网格服务范围,水电维修、技术指导随叫随到。技术员小刘的巡查记录本上记录得密密麻麻:“7号菜园自动灌溉系统检修”“22号菜园有机肥配送”……
“生态园服务太贴心了,平时没空来,网格员会帮忙照看菜地。”“生态农庄”业主王女士点赞道,“我在市区上班,网格员每周都会发菜苗生长视频。”
在岳村,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处处透着“烟火气”,积分换火锅的实惠,网格员代买药品的温情,菜园里扫码报修的便捷……这些鲜活的细节,正是“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注脚。正如岳村社区党委书记岳超所说:“用积分‘穿针’,用网格‘引线’,这‘幸福网’就越织越密实。”
洛报融媒记者 贾臻 通讯员 石智卫 于婷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