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洛阳日报

把“招财猫”从热搜变成文创实物

日期:08-22
字号:
版面:第003版:洛阳·综合       上一篇    下一篇

游客选购文创产品

正值暑期,洛阳各大博物馆人气爆棚,随之而来的是特色文创产品的持续热销。我市积极探索“博物馆+运营公司”机制改革,各运营公司充分挖掘自身潜能,针对年轻化消费、情绪消费等新趋势,引入高水平创意团队,推出高品质文创产品,把游客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现场:单价近百元的盲盒,游客排队购买

近日,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的文创店内,来自郑州的大学生李萌杰、王淼等6人正排队结账。随后,他们迫不及待打开文创盲盒,一探究竟。

李萌杰和王淼开出了两样做工精致的文创手办,对其爱不释手。“特喜欢这种充满惊喜的文创盲盒,虽然单价接近百元,但是物有所值。”李萌杰说,他和伙伴们打算去龙门石窟和白马寺转转,再给亲戚朋友买一些好玩的东西。

瞄准消费热点,将文物活化成文创产品,让历史变得可触摸可带走,这样的消费案例,每天都在洛阳各大博物馆上演。

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正在进行的“点石成金”特展持续吸引游客瞩目。展厅门前,从绿松石金鹿、鱼尾格里芬铜腰带、帝王狩猎纹鎏金银盘等明星文物中汲取设计灵感,创作出的冰箱贴、磁吸徽章、明信片、包包和打卡手册等热销文创品,吸引着游客的目光。

该博物馆的“反差萌担当”——距今4000多年的微雕骨猴,如今也有了放大版的平替文创品。因为表情颇具网络流行的“i人(指性格内向的人)气质”,文创骨猴一经问世便受到年轻游客追捧,成为“洛阳礼物”文创店近期的爆款。

探访:如何把游客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文创产品持续热销,爆款不断,背后是“博物馆+运营公司”机制改革带来的活力。

以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的网红文创产品“招财猫”为例,从网上发酵,到产品上市,仅用了短短几天时间,并热卖至今。

该文创产品的设计灵感源于馆藏文物——西晋陶熨斗。在该博物馆试运营一天后,有网友发帖将其比作“招财猫”,并迅速引发关注。当天深夜,该博物馆的“汉魏造物”文创店负责人收到了工作群信息,“招财猫”文物已经成为网友、游客、洛阳文旅部门等多方关注的热点。

“我们连夜确定文创开发思路,联系多个设计团队,商讨文物元素提取方案,按照简约、卡通等不同风格,确定了冰箱贴、冰激凌、陶瓷摆件、书签、盲盒等10多种产品的设计思路。”文创店负责人介绍。随后,他们迅速联系广州、温州、北京及洛阳本地的生产厂家,打版制作出样品,最后定型上市。短短几天,网上热搜就从概念变成了文创实物,及时满足了广大网友和游客的消费需求。

迅速抢抓市场风口,把握网络热点,主动回应年轻人的消费诉求,进行产品开发和创新,仅是“博物馆+运营公司”机制的一大优点。

“洛阳礼物”作为洛阳文创企业的代表,目前进驻全市5家博物馆。其运营模式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城市文化IP创作延展,自主直营,集中展示洛阳文旅特色产品;另一种则是打造开放平台,提供一站式服务,以开放共创形式,打造用户画像分析、文化元素汇总提取、提案指导孵化的灵活机制运营模式,引入高水平创意团队,助力小微企业的优质创意产品上市。

实践中,这种“博物馆+运营公司”机制的优点也在逐渐凸显。公司通过收集前端销售数据、消费用户分析、市场调研等方式,让文物元素在设计创作中更加多元化,打破文创研发者与游客之间的供需壁垒,吸引年轻消费者的关注,将游客流量切实转化为消费增量,同时作为平台管理者,规范产品的标识体系、价格体系、质量监管,推动文创市场规范化、有序化发展,保障消费者权益。另外,深入挖掘博物馆及文物藏品文化IP,打造特色文创产品,通过文旅IP创造性转化,以及授权经营等方式实现品牌价值,并用文创产品的销售“反哺”博物馆的日常经营,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望:聚合文化创意平台,实现多方共赢

在当下多元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消费者对文创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面对文创产品的选择性越来越多,文创行业面临的挑战也与日俱增。与博物馆共生的运营公司该如何破局?

“汉魏造物”负责人表示,未来的文创产品将更注重实用性,结合文物特色和文化内涵,开发出既有文化价值又实用的产品。例如,将文物图案用于日常用品,如墨镜夹,以此提升文物的可塑性和使用价值,同时实现文化的推广和宣传。

“洛阳礼物”有关负责人表示,要聚焦年轻消费群体,依据消费喜好,开发热销产品。

比如,“陶器包”唐三彩主题盲盒,以丝绸之路和唐三彩等洛阳元素为背景,以萌趣化手法对人物进行IP再创作,让威严的陶俑化身为可亲的伙伴,将博物馆的“静态陈列”转化为年轻人喜爱的盲盒,增添了可爱卡通化的形象设计,符合当下年轻人对情绪价值和治愈感的追求。年轻消费者还会自发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发帖“种草”,对热门文创产品形成二次传播。

就目前洛阳文创市场出现的一些问题,受访的多家文创企业负责人建议,加强对市场的良性引导,避免野蛮生长;规范城市IP使用,重视文创仿制品的肆意销售行为;建立健全管理规范和监督机制,保障文创市场的健康发展。

未来,通过聚合文化创意平台,洛阳的博物馆文创产业有望步入“文创3.0”时代。从以单一售卖为主的模式向更加注重沉浸式、互动式消费体验的业态转变,例如轻食茶饮、休闲互动、食品用品等领域,最终实现博物馆、文创企业和平台的多方共赢,让海内外游客通过优秀的文创产品感受洛阳、爱上洛阳。 洛报融媒记者 孟山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