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祝三 (资料图片)
他的一生,是为国铸重器的一生!抗战时期,他和战友冒着生命危险,利用有限资源生产出大量火药,保障武器生产;新中国成立后,他投身军事工业,为我国核武器试验、装备、储存作出重要贡献……
他叫石祝三,原名石进舟,1920年出生于偃师李村南寨村(今伊滨区李村街道南寨社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石祝三受革命理想感召,经党组织派遣,怀着救国救民的崇高理想,毅然放弃安逸生活,奔赴革命圣地延安投身革命。
到达延安后,石祝三进入延安工人学校学习。1939年7月华北联合大学成立后,他进入该校,并随学校进入晋察冀边区,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革命军事技能训练,成为革命事业的坚强战士。
1941年,石祝三从华北联大毕业,被分配到晋察冀军区兵工厂的化学厂工作,先后任股长、厂长。当时,生产环境极为恶劣,缺少防护措施,设备简陋,原材料匮乏。他和战友们凭借非凡的智慧和坚强的革命毅力,克服重重困难,冒着生命危险,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出大量合格火药,为生产子弹、炮弹、手榴弹、手雷、地雷、炸药包、爆破筒等提供了保障,为抗日前线部队提供了重要支持。
革命先辈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赢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之初,石祝三投身化工产业,带领骨干学习俄文,于1953年带队到苏联学习一年半,为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苏联援助的156个大型项目做准备,筹备并建设了军工企业吉林染料厂。
1956年,石祝三任吉林染料厂副厂长,后任吉林化工研究院副院长、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副总工程师。1964年,他调入另一单位,从事军用核原料后处理工作,助力提高我国核武器研制水平,为我国核武器试验、装备、储存作出重要贡献。
2005年,石祝三作为抗战老兵代表,走进人民大会堂,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招待会,并获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2015年,石祝三获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2016年10月28日,石祝三同志在北京家中安然逝世,骨灰被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享年96岁。
洛报融媒记者 申利超 通讯员 石新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