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洛阳日报

探索善治新路径 构建共治新格局

日期:08-20
字号:
版面:第003版: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       上一篇    下一篇

杏花村位于宜阳县锦屏镇东部,南依鹤山,北望洛水,西距县城12公里,东距市区15公里。全村共5个村民组286户1100人,现有村“两委”干部5名、党员33名。古籍记载“洛阳城西至甘泉河以西四十五里杏花村”,该村因此而传名。杏花村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休闲美丽乡村、省级“五星”党支部、河南省文明村、河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河南省康养旅游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杏花村以党建引领为核心,通过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健全各项制度、落实网格化管理和实施产业振兴等举措,着力推进“五基四化”建设,走出一条高效能治理的新路径,实现了乡村发展与治理的双赢局面。

选育善治“新能人”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党员干部是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关键力量。锦屏镇党委聚焦“选育管用”全链条发力,积极挖掘和培养人才,夯实杏花村组织根基,建强基层“战斗堡垒”。自2013年起,杏花村党支部书记连续12年由同一人当选,其立足岗位,积极发挥“领头雁”作用,坚持“把村里的事当成家里的事,把村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在推动村庄发展的过程中,带领村“两委”班子、党员群众代表,结合村情实际谋思路定措施;在解决群众难题时,建立民声微信群,村民有问题通过微信群直接向党支部书记反映,凭借能扛事、会谋事的工作作风和真挚的为民情怀,村党组织成为村民们信赖的“主心骨”和“当家人”。近年来,杏花村有效处理矛盾纠纷120余起,使基层善治有了坚实依托。

建好善治“新制度”

杏花村坚持每周一召开“杏好有商量”会议,要求村“两委”班子成员必须参加,根据不同主题,适时安排网格员、志愿服务队员、部分党员和群众代表参加。会上对上周工作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及本周重点工作作出安排,并将各项工作具体到人。依托网格化管理和基层干部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两委”班子成员结合本周重点安排走访入户,聚焦政策宣传、矛盾排查、民生服务等领域开展工作,做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形成了“三定三带三到”的工作机制(即定期分析、定期谋划、定期总结工作,包村干部带头、党支部书记带头、党员干部带头落实工作,到网格中去、到老百姓家中去、到群众活动中去开展工作)。今年以来,杏花村召开“杏好有商量”会议28次,研究解决村集体经济、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等问题46个。比如,今年7月6日,村民王某反映与邻居因地埂产生纠纷,在7月7日“杏好有商量”会议上,党支部书记周京伟、党支部副书记崔校伟认真耐心讨论后,对两人进行调解,双方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

打造善治“新格局”

乡村治理的目的是更好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越好,基层党组织的管理调节功能就越强,村民就越愿意向集体靠拢。杏花村在善治基础上,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深化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凡是涉及村级发展、村民切身利益、“三资”管理及3000元以上资金使用的重大事项,均通过村“两委”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等集体研究,群众讨论决定。通过“四议两公开”,村“两委”、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等所有利益相关群体,全过程参与决策,共同推动杏花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自2021年以来,杏花村组织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实地考察并深入论证,明确了文旅发展路径,先后建成山顶露营基地、火车餐厅、窑洞民宿等10余个乡村振兴特色项目,带动12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2024年杏花村集体经济收入首次突破130万元,连续3年为村民分红累计达45万元。

当前,坚强的班子、淳朴的民风、厚实的家底,正推动杏花村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向更高水平发展。

(闫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