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缕缕秋风拂去了白天的燥热和喧嚣。我平心静气地躺在床上,享受着难得的清凉、安静。“唧唧吱,唧唧吱……”突然,一阵声响从窗外传来,是蟋蟀在鸣唱,那声音顿时吸引了我。
我迅速下床,走到窗前,驻足聆听,楼下的每一个角落都成了蟋蟀们表演的舞台。合唱高昂嘹亮,仿佛一支庞大的交响乐团在演奏;独唱清脆悠扬,如银铃迎风。那天籁般的声音,多么熟悉又亲切。它从诗经的《七月》中流出,穿越千年,宛转悠扬,恰到好处地融入秋日的韵味中。
记得童年的秋夜,月色如水,蟋蟀们高唱着丰收曲为农人伴奏。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高高的玉米堆前,说着,笑着,忙活着。母亲麻利地剥掉玉米的苞衣,只剩下四片时,迅速放到父亲旁边。父亲在编玉米辫。他伸手往旁边一摸,便抓起了一个玉米棒子,像编麻花辫一样麻利地把玉米的苞衣拧在一起。当编到一定的长度后,便提起来,往空地上一放,继续下一件“工艺品”制作。
弟弟是个淘气蛋儿,猴子一样在玉米堆上爬上爬下地疯玩,我和妹妹是要帮父母干活儿的。没了苞衣的“光葫芦头”玉米棒,需要捡进篮子里,运到平房顶上,这便是我俩的任务。
突然,两只蟋蟀从玉米棒下钻了出来,噌地一下跳到我的脚边,我顿时乐坏了。不顾父母的呵斥,丢下手中的玉米棒就扑向一只蟋蟀。妹妹和弟弟看到后,也和我一起上蹿下跳地逮起蟋蟀来。这小东西太机灵了,我双手合拢眼看着就捂住它了,谁知它粗壮的后腿猛地一跃,便钻进了小山似的玉米堆里没了踪影。
不知不觉夜深了,蟋蟀们通人性地低吟浅唱起来,那声音温婉悠长,宛如催眠曲。听着听着,我们便打起瞌睡来。一觉醒来,天亮了,居然发现我和妹妹、弟弟不知何时都睡在了床上,父母早已把院子里的玉米剥完了。
“蟋蟀乱秋草,故园风露深。”此时,我多想坐在老家的院子里,在秋虫声声中,听着父母的唠叨,品味着故乡秋夜的静谧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