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幼爱戏,且喜好多个剧种,也喜爱哼唱一些段子,尤其对家乡戏豫剧情有独钟。
戏台方寸间,人生百态现。看戏剧,慧人生,戏里戏外皆风景,每一台戏都是生活的直播,每一个角色都是生命的独特印记。
年少时,我看曲剧电影《卷席筒》,特别是“苍娃起解”一折,“小苍娃我离了登封小县,一路上我受尽饥饿熬煎……”瞬间,同情的热泪溢满眼眶。懵懂中,我渐渐明白,当面临亲情与道义、责任与担当的人性抉择时,善念善行才是人性的道德归属。
再后来,豫剧电影《七品芝麻官》上映,金不换大师演绎唐成,诙谐风趣、刚正不阿的清官形象跃然荧屏之上,那句经典表白“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曾传为佳话。
学唱戏,趣味无穷。人生如戏,你我皆是那台上的影,一折又一幕,道尽人间烟火长。
我父亲也是个戏迷,他买的戏剧碟片能叠摞一米多高。我也因此饱了眼福,过足了戏瘾。
我家成了“戏剧课堂”,每天晚上,都会有许多戏迷乡亲围坐在电视机旁,边看边唱。无论生、旦还是净、丑,他们都能学唱得富有韵味,字正腔圆。唱到动情处,他们或眉飞色舞,或激情昂扬,或愤怒斥责,或哽咽涕泪。我也陶醉其中,与他们和鸣共娱。
我喜爱听戏,就像酒迷闻到酒香一样,迈不动步。
中伏的一天傍晚,我在河图西路散步,一阵清风裹着豫剧的厚重和醇香,扑面而来,把我燥热难耐的心,熨帖得舒舒服服。
这不是豫剧名家李金枝主演的《泪洒相思地》选段吗?我快步循声追去,见宽阔的人行道上,一位身穿黄色休闲装的中年美女,手持话筒,神情伤悲地演唱“投湖”一折。她嗓音甜美,唱腔圆润,表演细腻传神,很有李金枝老师的儒雅台风和演唱风味。
一曲完后,我特意邀请她演唱“临终恨”一折,她欣然应允。我举起手机,录下了她的表演。这段戏,她将凄婉动人演绎得淋漓尽致:“承蒙小姐你的恩德广,看起来怜娟我命难久长……”看着听着,我已是度入剧中而不知,怜伊泣泪犹断肠。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看戏、学戏,听着、唱着,就成了剧中客。但戏剧文化的魅力不止于此,它通过艺术的反光镜,使我们更好地看清人性、洞察人生、自我修正和提升,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进而启示我们,以智者的心态看待人生,勇敢迎接生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