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时代的转折点上,洛阳新一轮城市提质浪潮再起!
实施隋唐洛阳城皇城区等十大片区城市更新,打造世界级文化旅游城市;开工建设嵩汝、洛嵩、嵩内3条高速,实施古城快速路三川大道立交、开元大道西延等重大交通提速工程;实施中心城区地下管网三年改造行动,守护城市“生命线”……
日前召开的全市城市提质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以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重点实施“六大工程”,明晰了下一步城市提质的路线图、任务书,掀起了新形势下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的热潮。
“归大堆、摊大饼”的时代已经过去,今天,城市发展处在“两个转向”的历史新方位——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科学论断引人瞩目。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大量人口拥入城市,城市边界快速拓展,同时也产生了部分房屋和基础设施老化、地上和地下建设失衡等问题。改变粗放外延式的城市发展模式,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是时代之变,也是人心所向。
城市的发展哲学正在重构,城市更新已升级为“经济动能转换”载体,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在这次全市城市提质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江凌强调,做好新形势下城市工作,必须持续转变思维理念,传递出鲜明的信号,就是要深刻把握、主动适应城市发展的重大变化,在历史性转型中牢牢把握战略机遇,发力“城市更新”这一战略性“抓手”,解决一些过去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实现城市提质的重大跃迁。
近年来,我市聚焦“351”工作举措,坚持“重在提质”,城市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曾经,我们因文旅流量不足而困惑,因过夜游客稀少而苦恼,如今洛阳文旅鲜有淡季,只有旺季和“旺旺季”,去年旅游总人次突破1.5亿,旅游总收入突破1200亿元。曾经,市区高楼林立,与产业集聚区低矮的厂房反差强烈,如今随着23个科技产业社区高效运营,近万套人才公寓建成投用,产业集聚区成了产城一体的新地标……当平台经济主体3年新增近6万家,当县县通了双高速,当基础教育条件迎来历史性改变,当市外异地就医率逐年下降,一个个“城”长的“质”变,证明洛阳城市提质的路子走对了,是与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高度契合的。
新方位面临新挑战,新阶段呼唤新作为。城市更新,改变的是思维定式和习惯路径,更新的是固有观念和体制机制,无疑是一场城市发展模式、干部工作方式的深刻变革。我们要持续转变思维理念,积极抢抓机遇,把城市更新作为城市提质的重点,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城市更新为抓手做大城市经济,更加善用市场手段推动城市更新,统筹好城市更新和城市治理,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乘势而上、行稳致远,不断增强城市聚合力承载力竞争力。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把握潮流大势,主动识变应变,抓住机遇干事成事,洛阳,这座深受河洛儿女热爱的城市,定能更好造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