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微风徐徐,我和先生去隋唐城遗址植物园游玩。
我们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景区大门。一种欢愉,一份惬意,随着律动在心头荡漾。突然,一只脚步拖沓。我急忙低头,抬脚查看。“哎呀!鞋底快掉了。”我一惊一乍地吆喝着。
这时,我倍感舒缓的心情,一下子紧张起来。咋办?我站在原地,不敢抬脚。继续往前走不行,往回走也不行。先生见状说:“站着别动,我去找东西。”
这双鞋很漂亮,坡跟,米色鞋帮,脚尖有黑色的蝴蝶结点缀,和西裤、裙子都很搭。最能把不年轻的我装扮得利落、潇洒、有气质。我很喜欢。
先生回来了,手里捏着一团蓝绿色包装绳,说是向小卖部的营业员要的。
我就近坐在一块石头上跷起脚,先生用包装绳把我的脚和鞋子,十字八道绑了起来。
能抬脚了,我试着走了几步。先生让我撩起裤脚,拍了几张照片,发到了家庭群。大家的“呲牙笑脸”表情包,瞬间治愈了我紧张的心情。
可路过的人,有人盯着瞧,有人瞄一眼,有人扭头看,我觉得他们都在议论我。他们在说什么,我不知道。好像头顶上的树枝、树叶、小鸟也在笑我,这是啥打扮?!
一时,我又尴尬地满脸通红。“回家吧!”先生果断地说。
我们走出景区,坐上公交车,来到院里。一路上我假装没事人一样,反正没人当面笑话我。看到熟悉的人,我故意撩起裤脚,指指脚掌,自嘲一句:“看我,多时尚。”
来到我家楼下,我让先生回家把拖鞋扔下来换上,把那双坏了的鞋子,直接丢进垃圾桶。
这双鞋是我今年第一次穿,它竟然让我不早不晚,走进景区大门才坏。早点坏,也不至于让我这么作难,这么一路尴尬!
其实,关于鞋底老化的问题,让我尴尬的已不是第一次啦!
有一次,我穿了一双黑明发亮的带跟皮靴,刚走到街上,一只鞋跟就掉了。我只好一脚高一脚低,一瘸一拐地走到修鞋摊位,坐等修好。
还有一次,是放了好几年的棉皮鞋,我小心翼翼地从鞋盒拿出,准备穿了去参加文友聚会。看着“崭新”的皮鞋,我一脚蹬上去,却有一股别样的感觉直冲脑门,一看鞋底,已经碎成渣了。后来换了个底子,和新的一样。
再看,垃圾桶里的鞋子,掉了底,起了皮,还有那精心缠绕的蓝绿绳结……我忽然笑了。
这三双鞋,它们哪里是在捉弄我?分明是生活派来的小丑,善意地提醒我:优雅的步履固然重要,但支撑我们走得更稳、更远的,是在意外绊倒时那份坦然自嘲的勇气,是身边人及时递来的一根“蓝绿绳结”,更是学会接纳那份不完美的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