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洛阳日报

梦追老子

日期:08-15
字号:
版面:第007版:洛浦       上一篇    下一篇

人生的每寸光阴犹如或长或短的木材,若稍有懈怠,就易在岁月风雨的淅沥中腐化为泥;若自视珍惜,则可在岁月无声的磨砺中成物成器——老领导韩生杰先生的人生下半场故事,为我们昭示出生命的些许意义。

27年前,从县城调入洛阳不久,他就与糖尿病展开艰苦斗争,平日里,几颗救命糖和胰岛素针剂,是他随身不离的护身“武器”。知晓他退休后潜心于书法研修,我总为他这有益身心的生活而欣慰。可6年前,已退休10年的韩先生突然给我一本他用30多万字解读《道德经》的书,顿时让我惊愕不已:他竟悄然跋涉了一趟漫长的文化苦旅,完成了生命的涅槃。

翻开书页,便能看见他的用心。每章,用苍劲浑厚的书法呈现名言警句开篇;结合多个版本整理原文,以诗情翻译原文;细致解读原文句子和重点词语的本义、引申义、准确义;分析归纳本章要义,多形式、多角度、多层次解读,让晦涩的《道德经》变得通俗易懂。

为了完成这本书,先生顶酷暑、耐严寒,夙兴夜寐,历时10多个春秋,蚂蚁啃骨头般地把心愿变成了现实。每每捧读,我总能感触到字里行间凝结的心血和汗水,总能感受到他带病之躯里奔涌的坚强和韧劲!掩卷长思时,我总能隐隐觉得,定有一种深沉的情感,化为他投身这项艰巨劳动的动力。

夏夜里,与先生一个多小时的隔空畅谈,印证了我的猜想。

初到洛阳时,城乡生活习惯差异让他总觉得自己满身“土气”,与这座五光十色的城市格格不入。茶余饭后,节假日期间,他常常漫步于瀍河之畔,穿行在古城巷陌,寻找精神归宿。

一个春暖花开的下午,他来到“孔子入周问礼乐碑”前,肃穆景仰中浮想联翩:孔子和老子二圣于此交流儒道思想,既是中华文化深深的历史印记,更是洛阳文化历史的厚重一页。步入老子故居,暖暖的阳光洒满幽静的小院,恍惚间他似穿越2000多年的时光隧道,眼前如梦如幻般地浮现出历史深处的场景:几案前,鹤发银须的老者,奋笔疾书,笔如神差。他不禁想问:老者的觉悟,莫非是河洛山水风物发出的灵讯吗?

那夜,他思绪万千,彻夜未眠,他为自己能够生活在洛阳这片有着丰富文化宝藏的热土而自豪,为自己能在洛阳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与古圣神交而骄傲。岁月悠悠,瀍水潺潺,古都中那浓浓的历史文化气息,城墙根下的仙踪遗迹,渐渐让这位乡下来的文化人融入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

人们多知“孔子入周问礼于老子”而鲜知其故。韩先生买回一本本有关春秋时期的书籍史料,像大海捞针般查阅。《左传》记载,鲁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陪鲁昭公访楚的孟僖子因礼仪不精,致鲁昭公连连受辱而遭受国耻后,鲁国重兴礼仪文化,孔子便入周问礼。

而老子缘何西出函谷关?韩先生说,《左传》有载:公元前520年春,周景王狩猎途中驾崩后,周王朝发生宫廷政变,动荡达五年之久,民不聊生,国运衰败,老子痛心失望,辞官归隐。《史记》亦载:“见周之衰,乃遂去。”

《道德经》是老子文化的核心和载体,韩先生如饥似渴地倾心研读,知道自古至今研究《道德经》的大家如林,作品汗牛充栋,自己一个文化素人从何着手?他独辟蹊径,尝试用金文本义解读。这种方法可行吗?10年前“洛阳老子文化国际论坛”上,“这是条新路子,要坚持下去”的专家意见,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让他得以坚定信心,埋头深耕。

我过去对不少字的意思“只懂大概,难以准确描述”,但看韩先生的这本书,单是字义就不时让人茅塞顿开。如“争”字,金文展示的是“三个人在夺一件东西”,远比过去理解的“互不相让”更具象;如“勇敢”,过去理解为“大胆向前不怕死”,而金文中,“勇”像是矛和盾的组合,意为持武器去战斗,“敢”像是一人用手与人或兽的肢体相持,指赤手空拳搏斗;更让人颠覆认知的是他对“大智若愚”一词的新解:“若”字,我们常常理解为“如果”和“好像”,而金文“若”字,似一个女子在跪着梳头,本义为“她(他)”,韩先生认为,大智若愚中的“若”字应解为“他”,该词的意思并非“聪明的人看着好像愚笨的样子”,而是“再聪明的人啊,他也有愚笨之处”,和人无完人同义,暗合辩证法。这个解释是否正确?他托文友向清华大学一著名教授求证,教授听罢,连连称是。

研读《道德经》,既要和古圣交心,也要循着其足迹寻觅古今思想碰撞的密码。10年来,每逢夏秋,韩先生就寓居老子归隐地、道教祖庭老君山下,他坚持攀登金顶,独行万米栈道,游历近百景点,从漫天金光中,从汹涌云海间,从袅袅香烟里,从十里画屏上,听古圣轶事,悟老子智慧,赏山河壮美,融身心于天地之间,他写下30多万字的游记、诗歌和楹联解读,但他说:“这些可归为一句话——读懂老君山,就读懂了《道德经》。”

呕心沥血去投身老子文化研读,于健康是利是弊?韩先生用生命印证:做自己喜欢、能提升智慧、充满正能量的事,就是最好的、科学的养生;真正的养生不在续命,而在铸魂,最高的智慧不在经典,而在将经典化为生命的修行。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文化人结缘老子文化使自己的人生添彩,是不是一种意外?韩先生笑答:“这是一个河洛俗子的幸运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