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仪式现场
8月8日,“探秘千年洛阳”洛报小记者暑期文博研学系列活动第二季启动,首场活动带领38名洛报小记者走进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在第一季活动成功举办的基础上,第二季活动内容更加丰富,通过“专家授课+实地探访+采访实践”的创新形式,让课本中的历史知识在孩子们眼中“活”起来。活动特邀我市文史宣讲志愿者薛立平以生动的故事串联历史,结合地图、影像资料“预习”汉魏洛阳故城的兴衰历史:“乐此不疲、乐不思蜀、洛阳纸贵等成语故事都发生在这座城市,班超从这里出发再次打通西域,许慎在这里著述《说文解字》,张衡在这里发明地动仪,左思在这里写下《三都赋》……”小记者们边听边记,不时发出惊叹。
下午的实地探访环节,孩子们在专业讲解员和大记者的带领下走进博物馆,将历史知识与展厅内的文物一一对应,还找到了不少“网红文物”。“原来网上说的‘招财猫’真名叫‘天禄’,是受人喜爱的瑞兽!”站在“网红”西晋陶熨斗前,小记者们对古人的想象力赞不绝口。看到复原展示的《熹平石经》和文物残块,孩子们叽叽喳喳讨论起古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为文物的流失和破损感到惋惜。“140多米高的永宁寺塔,即便放在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也足够震撼!”古代匠人的建造技艺,让小记者们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深深的自豪感。
孩子们学得开心,家长纷纷点赞。“一天的活动让孩子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回家后,她兴奋地和我们分享在博物馆看到的各种文物。更让我们惊喜的是,她还能结合自己的思考讲出孝文帝改革、班超出使西域背后的历史意义。”小记者家长曹女士表示,这样的研学活动比普通课堂更生动,真正让孩子实现了在体验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
下一步,洛教融媒将继续精心策划“探秘千年洛阳”洛报小记者暑期文博研学系列活动,以更多沉浸式、互动性的文化体验打造“行走的历史课堂”,让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让文化自信在行走中自然生长。
洛报融媒记者 梁笑宇 洛报小记者 张轶芃/文 程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