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绿意盎然,栾川县狮子庙镇王府沟村道路两侧,万亩竹海随风摇曳,游客们品茗赏景。细细观察发现,竹林间有不少忙碌的身影:有的在走访排查隐患,有的弯下腰清理断枝……
“他们都是村里的护林志愿者。”王府沟村党支部书记姜春青介绍,村民自发成立了一支护林志愿者队伍,全年管护村内植被生态,并配合护林员做好森林防火等工作。
这几年,王府沟村这支护林志愿者队伍从最初的2人增加到6人,其中村民有5人。不发工资,老百姓护林意识却越发高涨,图的是啥?
“能吃上‘旅游饭’,是生态的馈赠,这个‘金饭碗’俺们可得护好。”前年成为护林志愿者的李文献坦言,近年来,村子依托生态优势发展文旅产业,打造了王府竹海景区。随着景区日益火爆,村里的农家宾馆生意不错,不少村民都获得发展红利。
李文献所言非虚。村道两侧分布着不少民宿、农家宾馆、餐饮店,这些都是村子发展生态旅游带来的成效。
实际上,护林志愿者队伍早在2016年就成立了,首批志愿者是当时的2名村干部,而当时村里还未引进旅游项目。
提前谋划建立护林志愿者队伍,源自村“两委”对村子长远发展的考虑。
“地处山区,人均耕地面积仅有0.3亩,耕地多在山坡上,灌溉能力有限,村民基本上是靠天吃饭。”姜春青介绍,然而,村里生态资源丰富:林地面积多达2.98万亩,其中竹林连片成海。在他看来,这片林子既是生态屏障,又是发展生态旅游的根基。
还有一个原因是竹林亟待保护。“为增加收入,当时有村民砍了竹子卖钱,还有竹子受大雪等极端天气影响被压垮。关乎未来发展,护林工作可马虎不得。”姜春青介绍,他们一边走访查看,一边向村民讲述村子未来发展前景,做好群众思想工作。
磨刀不误砍柴功。2018年,一位投资人看好该村生态优势,决定来此开发项目。随着景区的发展,村子迎来转机,村民纷纷改造自家房屋做起旅游生意。
护林行动并未因项目引进而停止。“生态保护并非一朝一夕,村里旅游产业想持续火爆,就必须答好护林这道必答题。”姜春青说。
看到村民真心护林的诚意,狮子庙镇和王府竹海景区共同出资,在村里增种了5万余棵竹子,优化生态景观,助力文旅产业发展。
如今,通过党建引领,护林志愿者队伍机制更加完善,每月还会就护林遇到的问题共同探讨治理举措。
护好一片林,带旺一个村。当被问及村民增收情况时,姜春青以另一种方式给出回答:过去村子是“空心村”,常住人口最少时仅有100多人,如今已增加到800多人。
“更为可喜的是,村民们生态保护意识明显增强,这也在默默支援着护林行动。”姜春青欣慰地说。
守护青山绿水,泽被后世子孙。王府沟人以赤诚守护换回青山反馈,生态致富路越走越宽广。
洛报融媒记者 吕百营 通讯员 侯豫炯 白全忠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