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洛阳日报

超大型盾构机装上“洛阳关节”

日期:08-13
字号:
版面:第002版: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       上一篇    下一篇

新强联生产的轴承产品

装备名片

● 装备名称:直径14米级超大型盾构机主轴轴承

● 生产企业:洛阳新强联回转支承股份有限公司

● 产品优势:填补了我国在超大型盾构机主轴轴承设计、制造技术方面的空白,全方位提升我国盾构行业的技术水平和国产化率,推动盾构机的大型化、重型化发展,产生积极的示范效应。

● 应用领域:轴承行业

 

近日,在洛阳新强联回转支承股份有限公司重型车间内,数控车床火花迸溅。前不久入选2024年度洛阳市装备制造业十大标志性高端装备名单、直径14米级超大型盾构机主轴轴承,正是从这里走出,成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国之重器”。

抚摸轴承滚道上细密的淬火纹路,该公司行政总监姚虎感慨:“这套无软带淬火工艺彻底解决了传统淬火的软带缺陷,让轴承在掘进机刀盘的极端挤压下仍能保持高强度。”

盾构机主轴轴承被称为盾构机的“心脏”,因制造难度大被称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此前,国内超大型盾构机主轴轴承90%依赖进口,单个采购成本超2000万元,交货期长达12个月,严重制约了我国隧道工程建设进度。

“我们的目标很明确,让中国盾构机彻底摆脱进口依赖。”新强联技术研发中心负责人介绍,3年前,企业联合中铁装备开展直径14米级土压平衡盾构机主轴轴承攻关,围绕“设计—材料—制造—检测”全链条展开技术攻坚。

得益于种种优势与持续科研攀登,项目团队先后突破了“多工况载荷分析”“三排滚道无软带淬火”“超大直径保持架制造”等六大技术瓶颈,形成12项专利,参与制定1项行业标准。

“我们的技术不仅‘能用’,而且‘好用’。”新强联技术研发中心负责人介绍,在保持架制造环节,团队创新采用“分段离心浇铸+油膜导向楔角”工艺,解决了国内无法铸造直径超6米铝青铜棒的难题;针对240毫米长滚子易打滑问题,研发团队通过“对数曲线修形”技术,使滚子端部接触应力显著降低,彻底解决了传统滚子“两端磨损快”的难题。

新强联的技术突破,推动了总重2900吨的“中铁1418号”盾构机顺利下线。该产品更是出口至意大利,服务于萨拉诺铁路隧道项目。这是中国超大型盾构机首次进入欧洲高端市场,标志着“中国关节”已具备与国际巨头同台竞技的实力。

从黄河岸边拔节生长到成功登陆深交所,新强联用20年完成了“龙门一跃”。如今,该公司不仅在国内风电轴承细分领域占据近30%的市场份额,更凭借直径14米级超大型盾构机主轴轴承,彻底打破了国外企业对超大型盾构机主轴轴承的垄断。

不止于此。技术突破正在重塑整个产业链。目前,新强联已与中铁装备、中国铁建等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其盾构机主轴轴承国产化率持续提升,带动数十家上下游企业同步发展。“中国盾构机的大型化,离不开‘洛阳智造’的支撑。”中铁装备采购部负责人说,以前进口轴承交货要等一年,现在新强联3个月就能交付,成本还降低了约40%。

从车间里的金色火花到海外隧道中的轰鸣运转,从打破垄断的“国之重器”到走向全球的“中国方案”……新强联的故事,正是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从“跟跑”到“领跑”的缩影。

该公司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速推进“5G+工业互联网”在轴承制造中的应用,努力让“洛阳智造”的盾构机轴承成为全球隧道工程的“标准配置”,为中国高端装备走向世界写下生动注脚。

洛报融媒记者 郭学锋 通讯员 王正豪 孟一雯 张婧悦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