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治理的广阔舞台上,涧西区天津路街道党工委以“小网格”撬动“大治理”,用创新治理模式破解民生难题,交出了一份温暖人心的答卷。通过党建引领、精准服务、多元共治和机制创新,该街道将网格化治理打造成服务群众的“大舞台”、破解难题的“金钥匙”,正在撰写一篇以“小网格”撬动“大治理”的精彩文章。
党建引领筑牢治理根基,凝聚治理合力
“网格是治理的‘根’,党组织是扎根的‘养分’。” 天津路街道始终把党建引领贯穿网格化治理全过程,让党的旗帜在网格一线高高飘扬。
厂前一社区党委以“1+2+N”网格化治理为抓手,探索“党建 + 网格 + 自治”机制,将网格员、党员、楼栋长、志愿者拧成一股绳,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收集12类诉求,新增停车位、更换老化管网,让居民从“愁住房”变为“夸家园”;电厂新村社区350名党员化身网格“红色触手”,通过“进网格、访民情”实现居民铺路、修菜园等23个民生心愿。在党建引领下,街道的网格治理从“单兵作战”转向“党群联动”,治理效能节节攀升。
精准服务织密民生网络,回应群众期盼
“群众的需求在哪里,网格服务就延伸到哪里。”天津路街道的网格员们用脚步丈量责任,以细心回应期盼,把服务送到居民心坎上。
针对特殊群体,网格员化身“贴心管家”:为独居老人送餐,为低保家庭建立“一户一策”档案,对残疾人定期探访等。面对“急难愁盼”问题,他们快速响应:4次议事建成带充电桩停车棚,解决电动车乱停问题;联动清淤疏通污水管道,保障雨季排水;自掏腰包建造“邻里凉亭”,打造休闲空间。从“屋顶防水”到“充电桩安装”,网格服务如毛细血管般渗透生活细节,用“小事”汇聚民生“大温暖”。
多元共治激活治理动能,构建协同格局
“一个好汉三个帮,网格治理靠大家。”天津路街道打破“社区单打独斗”模式,整合多方力量,构建“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共治格局。
在矛盾化解一线,“协同力”彰显成效。中侨绿城社区创新“1+2+N”矛盾调解机制,网格员联动司法局、警务室,联合“热心调解队”化解矛盾11起,化解率达98%。面对堵消防通道的难题,网格员奋战5天建成集中堆放点。在资源整合方面,“社会力”持续注入。社区发动“双报到”单位开展志愿活动,组建外卖骑手“流动网格员”队伍,让隐患“即时报”、政策“零时差”,联动专业部门啃下水网改造等“硬骨头”。多元力量协同,让治理动能持续迸发。
机制创新提升治理效能,打造长效体系
从“粗放管理”到“精细服务”,机制创新是天津路街道网格化治理的“加速器”。
“五日工作法”让中侨绿城社区的服务有了“时间表”,通过“上门日”“交流日”“党员倾听日”“志愿服务集市”“协商议事日”明确服务节奏,今年以来解决民生实事20余件。机制的精细化,让治理有章可循、服务有据可依,实现从“粗放管理”到“精准服务”的跨越。此外,“一户一策”档案、“防诈组合拳”等创新举措,进一步提升了治理的精度与温度。
从“小网格”到“大治理”,变化的是治理精度,不变的是为民初心。如今的天津路街道,网格里的笑声多了,邻里的距离近了,群众的幸福感实了。未来,天津路街道将继续深化网格化治理,让更多力量融入网格、更多服务走进家门,用“网格之治”守护“万家灯火”,让基层治理的“天津路答卷”更精彩、更暖心!
(段乐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