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洛阳日报

雨落声声

日期:08-08
字号:
版面:第007版:洛浦       上一篇    下一篇

清晨,雨点拍着窗棂。我醒来,慵懒地躺在床上,聆听这潮润的清韵。

据说,隔窗听雨,是诗人的最爱,绵绵雨丝可以激发灵感,挥就千古绝唱。“竹斋眠听雨,梦里长青苔”“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独处的孤寂,缠绵的思绪,随着雨水流淌开来,读着让人心生凄婉之感。

淅沥的雨声,除了引发诗人凄婉苍凉的情怀,也不乏轻快明朗的诵唱,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雨随风而至,轻轻洒落,滋润万物,让大地迸发蓬勃生机,给世人一份惊喜。

诗人听雨引发灵感,可惜我不是诗人,听雨无非是任思绪随意飞扬,想起一些琐事来。我的童年是在蜀南小镇度过的,随着时间的飘移,留存在记忆深处的东西渐渐模糊,倒是那缠绵悠长的雨季常常如一帧画卷,在心底慢慢铺开。蜀南小镇特有的温润气候,下雨的日子特别多。那时的我,最喜欢夏季的雨天,来得凶猛,去得干脆。天空刚一放晴,抑或飘着缕缕雨丝,我和小伙伴们便迫不及待,戴上斗笠,赤着双脚,奔向河滩。

经过雨水的洗刷,满滩的鹅卵石泛出淡淡青光,而原本清澈的河水竟有些混浊。我们搬开鹅卵石,挖出一条条小水沟,不一会儿,便有小虾、小鱼、泥鳅等顺水游来。于是,在沟的端口再刨出形状各异的水坑,看这些小生灵在里面畅游。我们乐此不疲,笑声在河滩荡漾。现在想来,如果给这些水坑着上色,或许与黄龙的五彩池还有几分形似呢。

除了河滩,雨后镇东边无际的竹林也是我们的乐园。竹林中的野蘑菇应雨而生,色泽白皙、肉质鲜嫩的“鸡肉菌”是其中极品。镇上流传,“鸡肉菌”是有灵性的,被人发现后,会隐身迁移。要留住它,须绕着它画一个圆圈,再拔下自己的三根眉毛放在圈内,这样就能牢牢地把它关在这里,会无穷尽长出新的来。年少的我们对这个传说深信不疑,每当发现了“鸡肉菌”,都会无比虔诚地画上一个圈,再拔下三根眉毛。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在又一个雨天,当我们无比欣喜来到画圈的地方,却不见新的“鸡肉菌”长出来。失望的我们,毫不动摇信心,相信下一个雨天它会如一朵洁白的云朵飘落于此。

在翠绿无际的竹林,观赏雨景是件美妙惬意之事。透过密匝匝的竹林,静静观看细雨的迷蒙,小雨的温柔,大雨的直率,暴雨的滂沱……每一种景致都能唤起心的共鸣。细雨中,竹林薄雾氤氲,如帐如幔,宛若置身画中。暴雨中,雨柱裹着风在天地间悬挂出一张巨大的水帘,流淌着翠绿的竹林,瞬间变得朦胧而昏暗。

听着雨声,顿觉心灵被荡涤,焦虑、烦闷、忧愁,一一卸下,整个人都轻松惬意起来。

韶华易逝,情怀已变。如今,我已稳稳地步入中年行列,套句老话,这个年龄上有老下有小,正是多事之秋。一天的时间,晃眼就过去了,看到下雨时,脑里闪过的却是:儿子上学不知带伞没?

还好,在这样一人独处的清晨,雨声轻轻敲打窗棂,不大不小,似琴键,若吟唱,容我慢慢地读,细细地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