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洛阳日报

“洛阳创新”点“豆”成金

日期:08-08
字号:
版面:第002版: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       上一篇    下一篇

牵引式油莎豆收获机 自走式油莎豆收获机 收获的油莎豆

装备名片

● 装备名称:油莎豆高效联合收获机

● 研制单位:龙门实验室

● 产品优势:收获效率可达每小时3亩以上,总损失率低于8%,破碎率低于5%,综合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助力破除油莎豆产业“易种难收”瓶颈,夯实我国粮油安全根基。

● 应用领域:农业

 

签字!握手!

前不久,在龙门实验室,随着来自省内多家企业的负责人正式签下意向购机协议,龙门实验室研发的油莎豆高效联合收获机首次迎来小批量意向订单。

“这是产品去年实现首台套销售后的又一次重大产业化进展,标志着这台‘洛阳创新’油莎豆联合收获机获得市场认可,端稳端牢中国‘油瓶子’有更多龙门实验室‘助攻’。”该研发项目技术负责人金鑫话语兴奋。

油莎豆,“油料作物之王”。因亩均出油率高过大豆等主流油料作物,油莎豆的推广种植对于提升我国食用油自给率具有重大意义。这些年,针对油莎豆“易种难收”,收获机稳定性差、效率低等痛点,龙门实验室创新研发的两代三款油莎豆高效联合收获机,为我国油莎豆规模化种植开出“龙门方案”,前不久获评为2024年度洛阳市装备制造业十大标志性高端装备。

对于龙门实验室智能农机装备团队而言,难的不仅是“从0到1”的创新突破,更是“从1到100”的产业落地。“实验室内,我们想的多是原理行不行得通。市场上,客户考虑的就复杂得多,经济性、可靠性、稳定性……一个指标差之毫厘,就可能错失一笔大单。”金鑫感慨。

创新接地气,发展有活力。这些年,龙门实验室充分发挥公共研发平台作用,联合企业成立农机装备产业研究院,深入田间为产品性能“测水温”,让创新更加贴近市场需求。

金鑫介绍,为了打磨出最贴合市场需求的技术,团队成员们这些年没少往外跑。在商丘、开封等地的油莎豆田,他们与客户一同做试验、聊技术,一待就是一两个月。

“走访发现,客户对效率、损失率、破碎率等指标极其重视。”团队成员李若实感慨,“也难怪,对于动辄万亩以上油莎豆田而言,每万亩减少1%的损失率,就能‘凭空’增加约30万元的收益,多出的钱都能买一台新收获机了。”

针对市场需求,龙门实验室突破“铲切+旋切+滑切”联合触土结构等3项国内首创技术,不仅产品收获效率可达每小时3亩以上,是人工收获效率的20至30倍,而且总损失率低于8%,破碎率低于5%,核心性能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前不久,在河南省“龙子湖科创路演”2025年首场活动上,作为农机装备领域唯一路演项目,龙门实验室的油莎豆收获机项目一登场便成为会场焦点。“客户看到收获效率可达每小时3亩以上,这几乎是国内同类产品最高水平的2倍,损失率、破碎率还这么低,顿时来了兴趣。经过深入了解洽谈后,这次签约水到渠成。”亲历现场的团队成员陈卓说。

眼下,油莎豆越来越多用于健康烹调油生产,“飞入寻常百姓家”指日可待,这将带来油莎豆收获机械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抢抓风口机遇,龙门实验室已经接续推进第三代油莎豆收获机的开发工作,力争在稳定性、损失率上实现新突破。“有龙门实验室灵活研发机制和持续研发投入加持,我们有信心保持产品行业领先地位,推动其走向更加广阔的市场。”陈卓说。

从第一代从无到有,到第二代从有到好,再到第三代从好到精,身披“龙门”二字的油莎豆收获机,正加速驶向广阔豆田,“收获”创新红利!

洛报融媒记者 张锐鑫 通讯员 霍学婷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