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7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洛阳日报

北魏猛将与《杨大眼造像记》

日期:08-06
字号:
版面:第007版:人文河洛       上一篇    下一篇

《杨大眼造像记》拓本 (资料图片) 扫码阅读本栏目已刊发文章

龙门石窟古阳洞《杨大眼造像记》中的杨大眼,是一位北魏猛将。史书记载他虽然名字叫“大眼”,其实他的眼睛并不大,他的特长是跑得特别快。据《魏书》《北史》等史书记载,杨大眼少时骁捷,奔跑如飞,孝文帝南伐需要招募人才,杨大眼毛遂自荐,头系三丈长绳奔跑,因为跑起来速度特别快,头绳随风而起,直如飞箭,令人叹为观止,因此其被特意任命为“军主”,不久就升职为统军。杨大眼之后在跟随孝文帝南征的过程中,因勇猛而闻名。《魏书》里评价杨大眼说:“少有胆气,跳走如飞。”

杨大眼以勇猛闻名遐迩,据传当时在南方地区,晚上有小儿啼哭时,只要大人说,“杨大眼来了”,小孩就被吓得不敢哭了。这个看似民间传说的故事还被正式记入了史书,据《魏书·杨大眼传》记载:“传言淮、泗、荆、沔之间有童儿啼者,恐之云:‘杨大眼至!’无不即止。”江南地区传说他眼大如车轮,所以命名“杨大眼”,真名后来反倒没有人知道了。南朝王肃弟子在见到杨大眼后说:“在南闻君之名,以为眼如车轮,及见,乃不异人。”

《杨大眼造像记》全称《辅国将军杨大眼为孝文皇帝造像记》,位于古阳洞北壁上层,东起第三个大龛,高96厘米,宽42厘米,螭首碑形,造型生动。碑额呈宝塔状圭形,额题“邑子像”魏碑楷书3字。题记原石有阴线界格,通篇11行,满行23字。据题记所述杨大眼南伐有功,凯旋途经伊阙龙门石窟之时“览先皇之明踪,睹盛圣之丽迹,瞩目彻霄,泫然流感”,遂为孝文皇帝造像并题记。《杨大眼造像记》未署雕凿年月,据题记所述并参照史书综合推断,孝文帝南伐南齐发生在太和二十一年(公元497年)至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年),因此杨大眼造像龛及题记应是刊刻并完成于太和、景明年间。录释文如下:

邑主仇池杨大眼为孝文皇帝造像记。夫灵光弗曜,大千怀永夜之悲;□蹤(zōng)不遘(gòu),叶生含靡道之忏。是以如来应群缘以显迹,爰暨□□,□像遂著,降及后王,兹功厥作。辅国将军、直阁将军、□□□□、梁州大中正、安成县开国子仇池杨大眼,诞承龙曜之资,远踵应符之胤,禀英奇于弱年,挺超群于始冠。其行也,垂仁声于未闻;挥光也,摧百万于一掌。震英勇则九宇咸骇,存侍纳则朝野必附,清王衢于三纷,扫云鲸于天路,南秽既澄,震旅归阙,军次之行,路经石窟,览先皇之明蹤,睹盛圣之丽迹,瞩目彻霄,泫然流感,遂为孝文皇帝造石像一区,凡及众形,罔不备列,刊石记功,示之云尔。武。

《杨大眼造像记》书法劲健挺拔、气韵开张,呈现出“龙门体”书法的典型面貌。清代书法理论家包世臣评价此题记书刻“具龙威虎震之规”,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评云:“杨大眼,骨力峻拔。”将其列入“龙门四品”之中,并将其誉为“峻健丰伟之宗”,他在“备魏第十”篇中说:“孝文黼黻(fǔ fú),笃好文术,润色鸿业,故太和之后,碑版尤盛,佳书妙制,率在其时。延昌正光,染被斯畅。考其体裁俊伟,笔气深厚,恢恢乎有太平之象。”对孝文帝时期的碑刻书法赞誉有加,推崇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