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讯 (记者 董玉含) 9月28日11时18分,深圳地铁16号线二期、6号线支线二期开门迎客,市民奔跑进站,抢“鲜”体验。至此,深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609.6公里,车站428座,线网密度达0.305公里/平方公里,继续稳居全国内地城市第一。到年底,深圳还将有4条地铁新线投运。
市民提前排队“尝鲜”
10时许,距离地铁16号线二期、6号线支线二期开通还有一个小时,已有市民在站外等待尝鲜打卡。“家门口通地铁太方便,今天特意赶过来,想体验一把首班车。”家住安良的刘先生激动地说,5年的等待非常值得,园山一次性迎来8座地铁站,以后上班、休闲出行都更方便了。
11时18分,新线正式开门迎客,两条承载着龙岗、光明居民期盼的线路终于迎来全线贯通,市民的期盼早已写满生活细节——有人盼通勤提速:“以后从园山到市区不用公交转地铁折腾1小时了。”有人念着烟火气:“可以坐着地铁吃遍光明美食。”还有人关注实用体验,车站智慧客服现场“圈粉”,列车无线充电体验感拉满……
两条线路开通后,新增地铁运营里程14.49公里、车站11座,不仅能改善沿线数十万居民的出行条件,更将加速龙岗园山、光明科学城与深圳核心地区的资源流动,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能。这份跨越数年的期盼最终化作市民日常出行的便捷与舒心。
内畅外联织密路网
新开通的地铁16号线二期起自大运站,终至园山西坑站,线路全长约9.54公里,设车站8座。线路贯穿龙岗园山街道,串联西坑、大康、安良等社区,实现“村村通”。
线路开通后,将进一步强化龙岗中心城与园山片区联系,实现东部中心“内聚外联”。园山居民可坐地铁便捷抵达大运及坪山枢纽,通勤和出行效率将大幅提升。
地铁6号线支线二期起自光明站,终至光明城站,线路全长约4.95公里,设车站3座。线路开通后,实现了光明区高铁与地铁的高效换乘,乘客往返光明科学城与福田中心区的通勤时间将大幅缩短,让跨区上班族早上多睡一刻钟、晚上提前半小时到家。
其中,光明城站作为深圳西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与广深港高铁、赣深高铁、地铁13号线(未开通)接驳,未来还将引入深莞增城际线路,构建“高铁+城际铁路+地铁”无缝衔接的交通体系。
记者在探访中看到,光明城站采用双岛四线同台设计,乘客无需上下楼层折返就能换乘。从车站A、B口步行约5分钟就能抵达光明城高铁站。届时,从光明出发到广州南站最快25分钟,到香港西九龙站最快34分钟就能到达。
新线的开通不仅缩短了通勤时间,还拓展了市民的生活半径。如6号线支线二期直达光明虹桥公园-大顶岭-碧眼水库生态环线,为深圳各区居民享用自然观光与户外运动资源提供了交通便利。碧眼站周边是“老光明”居民集聚区,有光明招待所、余记、新湖烧鸡本地特色美食,方便更多深圳人感受光明浓浓的烟火气。
除了此次开通的两条线路外,年底深圳还将迎来4条地铁新线投入运营。其中,地铁13号线一期北延已进入空载试运行阶段,地铁5号线西延、8号线三期和11号线二期(红岭南段)也已通过项目验收。这些线路的集中开通,将进一步提升深圳轨道交通网络的覆盖密度和运营效率,惠及更多深圳市民,推动“轨道上的城市”建设加速,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交通互联互通、经济协同发展。
轨交里程碑
2004年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投入试运行,标志着深圳公共交通步入轨道交通时代。深圳地铁一期工程主要由1号线东段和4号线南段两部分组成,线路全长21.87公里。
2011年
深圳轨道交通二期工程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网络总长178公里。
2016年
深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285公里。
2019年
深圳大力推进轨道建设,全市轨道运营里程达303公里。
2020年
深圳轨道交通运营线路11条,全市运营里程约411公里。
2022年
深圳新增地铁运营里程128公里,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559公里。
2025年
深圳轨道交通突破6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