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深圳晚报

喜马拉雅烟花秀引发公众质疑 艺术的自由不应冒犯自然

日期:09-22
字号:
版面:[db:版面标题]       上一篇    下一篇

▲喜马拉雅烟花秀。资料图

近日,著名当代艺术家蔡国强与户外品牌始祖鸟在喜马拉雅山脉燃放“升龙”烟花的举动,引发了公众广泛的质疑。日前,涉事品牌与艺术家均已公开致歉。作为一场“艺术事件”,它提醒我们重新思考:艺术的自由与自然的边界,商业营销与生态伦理,如何在同一片天空下共存?

这场活动的最大问题不在于“是否合法”,而在于“是否必要”。主办方强调烟花材料可降解、燃放等级最低、现场严格清理,但这些技术层面的努力,并不能消解核心矛盾——高原生态的脆弱性与人类干预的不可逆性。喜马拉雅是亚洲水塔,是冰川孕育之地,也是无数物种的栖息家园,其生态恢复往往以百年计,而任何一次大型燃放都可能带来噪音、化学微粒及火灾隐患。即便污染指标符合标准,也无法否认人为惊扰对动物行为和植被生长的长期影响。艺术家以自然为背景,理应先回答“为何必须在此”这一更深的逻辑追问,而不仅是“如何降低伤害”。

此外,本次事件呈现出艺术、商业与公共空间关系的失衡。蔡国强的火药艺术一贯以壮丽和震撼见长,但当这种视觉语言被品牌营销所借用,便不可避免地带上了商业的印记。始祖鸟作为户外品牌,本应倡导“无痕山野”,却在最脆弱的高原草甸点燃火药,这种自我背离不仅伤害了自然,也损害了品牌形象。艺术在此成为营销的工具,而自然则沦为流量的背景。真正的公共艺术,应当唤起人们对环境的敬畏,而非借助环境制造话题。

对此次事件的批评不应止于情绪化的指责,也需要建设性的反思与行动。首先,这为中国的艺术生态提出了一个制度性课题:如何建立面向自然环境的艺术评估机制。现行的审批程序更关注安全与合规,却缺少针对生态敏感区域的专门评估。未来无论是艺术项目还是商业活动,都应引入第三方生态评估与公众参与,公开环境影响报告,让“合法”同时具备“合理”。其次,艺术家和品牌若真心关切自然,应将创意转向更可持续的表达方式。例如蔡国强完全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投影、光影装置等科技手段,在不干扰自然的情况下呈现同样震撼的视觉效果。这不仅能保留艺术的想象力,也能为公众树立一种与自然和解的美学范式。

自然的壮丽无需人类点缀,艺术的伟大在于守护,而非征服。最震撼人心的瞬间,往往来自沉默的山川和星空,而不是一瞬的火光。若艺术真要介入自然,它的使命应是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自身与天地的关系,而不是在流量的轰鸣中消解这份敬畏。

(深圳晚报评论员 杨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