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深圳晚报

周全:让自己的知识和技术落地

日期:09-10
字号:
版面:[db:版面标题]       上一篇    下一篇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消防技术专业教师周全。深圳晚报记者 严文婷 摄

■ 深圳晚报记者 刘夏蓝

“以前给老师过教师节,总觉得这是充满鲜花和祝福的开心日子;如今第一次以教师身份迎接9月10日,心里装着的是37个学生的期待,更多了份沉甸甸的责任。”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消防技术专业新教师周全,站在刚熟悉不久的深职大校园里,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出了这段心声。

8月刚入职的她,履历亮眼: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在清华大学完成硕博连读,后又在香港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这个曾专注于“仰望星空”的科研人,如今扎根深圳职业教育,在首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正以“班主任”的新身份,开启与学生、与教育的全新联结。

在这里,科研与生活有了连接

“选择深职大,选择在教师节前夕开启新职业,像是一场早就注定的缘分。”周全笑着说,这份“缘分”,始于她对职业价值的追寻,也源于对深圳、对职教的认可。

“我博士和博后期间的研究,意义重大但离日常生活很远,别人问我做什么,说完他们还是一脸疑惑。”周全坦言,过去的科研经历虽让她在学术上不断深耕,但内心深处,她更渴望让自己的知识与技术“落地”——而这个想法,在了解到深职大建筑消防技术专业时,找到了契合点。

“建筑消防关乎生命安全,大家都能理解,我之前学的电气、控制、仿真等知识,在这里有了应用场景。”她认为,瞄准生产一线的技术难点做研究,远比“空谈理论”更有意义,“这正是我想要的、能真正帮到人的价值感,也让我对即将到来的教师节,多了份对‘教师’身份的期待。”

深圳这座城市,更是让这份期待有了扎根的土壤。“硕士期间在清华深研院待过半年,博后时因科研合作常往返深港,我喜欢这里的高效与实干,也爱这里有海有山的生态环境。”加上国家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深职大作为行业标杆,其前沿的教育理念和创新机制,都让她看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依托深圳的产业基础和政策支持,培养高技能人才、开展一线应用研究,能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这份意义,让我更期待以教师身份,在教师节这天许下初心。”

信任和期待,让她深感责任重大

过往与“教师”相关的温暖记忆,让周全对这个节日多了份特殊情感。

博士期间,“自由探索型”的导师鼓励周全大胆尝试,让她深知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力;小时候,一位女老师耐心鼓励内向的她举手发言,那句肯定的话语,至今仍是她心中对“教师”角色的温暖注解。“教师节对我来说,不只是一个节日,更是对‘如何成为好老师’的提醒——我也想成为能给学生正面影响、引导他们成长的人。”

3天前,周全还未正式走上讲台——新教师需完成培训并通过考核后才能授课,但她已以“班主任”的身份,与37名新生结下了缘分。这段初体验,让她对“教师节”的理解,从“祝福他人”变成了“审视自己”。

“刚入职时忙着填落户、转档案的表格,还觉得自己像个学生。直到被拉进新生群,辅导员@我介绍‘这是你们的班主任周老师’,我瞬间慌了,不知道怎么自我介绍才能拉近和学生的距离。”那一刻,“老师”不再是节日里被问候的称呼,而是37个家庭的期待。

走访宿舍时的经历,更让她对“教师责任”有了切身体会。“来之前担心因为年轻,没有威严,管不住学生。”但推门看到一群礼貌又认真的“小朋友”。“我发现不用刻意打造高冷人设,身份带来的信任,让他们愿意听我说话。现在每次想到教师节,就会提醒自己:要好好引导他们规划三年学业、生活和就业,真正为他们负责。”

跳出舒适区,探索教学风格

谈及未来,周全的规划里,也藏着对“教师节”的承诺。她深知职业教育的课堂不同于传统科研院校,“面试试讲电路原理时,我准备了简化的公式推导,但反馈说这不是产业需要的。职业教育要直观、生动,更要激发兴趣、培养动手能力。”接下来一两年,她计划多听有经验老师的课,跳出“擅长讲公式”的舒适区,探索适合职教学生的教学风格——“希望下次教师节再回顾时,能说自己真的做到了‘让课堂有乐趣、有互动,把知识和学生未来的职业场景联系起来’。”

9月10日这一天,学校举办教师表彰活动,周全要和其他新教师一起宣誓。“这个仪式像是给首个教师节的‘成人礼’,提醒我每个学生都是家长的宝贝。”她笑着说,教师节当天,最想对自己说的还是那句“不忘初心,保持敬畏”,“希望每年的教师节,都能带着这份初心,在职业教育的道路上稳稳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