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深圳晚报

下楼遛弯就能约个“养生局”

日期:08-28
字号:
版面:[db:版面标题]       上一篇    下一篇

■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通讯员 深卫信

近日,记者了解到,深圳市174家社康中心(含4家社区医院)100%标配“中医馆”(中医药综合服务区);659家社康站提供了中医药服务;更有14家社康喜获“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旗舰中医馆”称号。

家门口享多项中医药服务

深圳北站附近的龙悦居,不少居民都有着颈肩腰腿痛的困扰。龙华区人民医院北站社康,针对他们的健康刚需,提供针灸、推拿等服务。

由于推拿等中医需求大,北站社康主任曾钊辉向医院“摇人”。医院以此为契机,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为社康量身定制招聘计划,为每家社康中心至少配1名推拿专业人才,并鼓励护士通过培训开展中医适宜技术;还把原有人才送往进修,回来后成为“技术担当”。

2024年7月,北站社康入选深圳首批旗舰中医馆,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6类15项中医适宜技术。曾钊辉说,2024年社康全年服务人次突破14.7万,其中中医药服务占比高达51%。更令人期待的是,中医馆正进行全方位升级改造,业务用房将再扩容二分之一。

“一人一方”全龄守护

童童(化名)一家很信赖龙岗区第三人民医院乐城社康。童童常常感冒,都会在社康中医开中药,再配合上小儿推拿进行治疗;童童奶奶的流感、妈妈的扭伤都是社康医生李士宇治好的。

这样的故事在乐城社康并非个例,从摇篮到拐杖,中医药服务正以“一人一方”的精准,为周边4.6万居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呵护。

这里的中医药服务就像一份精心搭配的“健康全家桶”:为幼儿提供按摩助生长;给学龄儿童贴耳穴防近视;为上班族定制拔罐治感冒;给宝妈推出桃花灸补气养颜;帮老年人用葫芦灸驱寒……背后是社康10名中医全科医生的专业支撑,每人承包1个家庭医生团队,确保签约居民都能享受“中医+全科”服务。

社康主任王宏蔚还牵头创新推行“中医+专科”服务,妇保团队由多学科医护组成,通过火龙罐、无烟艾灸等技术实现热疗药养双效调理,针对性解决产后腹直肌分离、更年期综合征等问题。数据显示,超半数妇科患者主动选择叠加中医药服务,印证了居民对该模式的认可。

热汤药“打飞的”送上门

“陈大爷,您的中药到了!”送药的不是外卖骑手,而是一架无人机,带着热乎乎的汤药停在社区社康楼顶。

发出汤药的是距离他家5公里外的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东塘社康。这家位于沙井商业中心的社康,有6组家庭医生团队,近8000签约居民全部实现“一对一”服务,从慢病管理到简单急症处理、重症转诊,一站式搞定。

特色中医药服务更为东塘社康博得好评。院本部名中医吕光耀每周日在这里坐诊,居民把脉开方不用跑远路。针灸专家艾诗奇在社康的挂号费只需50元,治疗颈肩腰腿痛的费用也只需120至200多元。

此外,东塘社康的临方制剂中心负责院本部及旗下37家社康中药同质化煎煮,通过“物联网+互联网”技术,做到每剂药“一人一锅”,煎一剂药只要3元;患者还能实时通过手机查看煎煮流程和追溯药品来源。取药更是灵活,不想跑腿的,顺丰到付当天就到;周边居民更直接解锁黑科技——无人机送药,目前已开通东塘至后亭社区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