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深圳晚报

672分入读深圳理工被问“不亏吗?”

日期:08-26
字号:
版面:[db:版面标题]       上一篇    下一篇

▲深圳理工大学校园风光。 本版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多才多艺的赵冠杰。

▲深圳理工大学迎新现场。

深圳理工大学袁庚书院的新生礼包。

8月22日10时30分,刚刚收拾好行李的赵冠杰与其他新生稍显不同,身穿印着深圳理工大学校徽T恤的他,左肩背着学校为新生定制的帆布包,一副跃跃欲试,要在深圳理工开启全新学习旅程的模样。

赵冠杰来自内蒙古呼和浩特,一个距离深圳两千多公里的地方。今年高考,他以672分的优异成绩考入深圳理工大学。面对一所设立仅1年多的年轻大学,他的同学说他亏了,“有这分数,上其他传统名校不好吗?”但赵冠杰有他自己的想法——深圳是科技创新的前沿,深圳理工虽然年轻,但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特色鲜明。“深圳理工大学会给我提供很好的平台,让我做一个一流的大学生,而非一个一流大学的学生。我不亏!我来这儿,是赚到了!”赵冠杰说。

与校长的对话

像是科幻照进现实

早在高三年级下学期,赵冠杰就瞄准了深圳理工,而让他更加坚定这一选择的,是与深圳理工校长樊建平那一次近一个小时的谈话。

樊建平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人,这让同样来自内蒙古的赵冠杰对他充满敬佩:“即使从小生活的地方在教育上可能相对落后,校长仍然取得了如今的成就。”1993年,樊建平主持研制中国首台SMP并行计算机“曙光一号”,在国家安全关键领域立下奇功,被誉为“作用不亚于两弹一星”,更开创了中国高性能计算机产业化先河;2018年,他筹建新型研究型大学——深圳理工大学,探索了一条依托高水平科研机构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创新道路,推动了我国新时期高校设置的改革。樊校长这一系列的经历启发着赵冠杰,他也想成为像樊校长那样有担当、有作为的人。

见樊建平校长前,赵冠杰心里攒了很多话想说,可正式见面时,紧张又激动的他却忘了大半。赵冠杰说,“校长那样一位院士级别的人物,来和我握手,我当时特别高兴。”当时,樊建平校长向他描绘了一幅幅未来可能发生的图景:“试想一下,未来有一天你可能会在太空上发电。”这句话瞬间击中了他,“这些对我而言闻所未闻的内容,比科幻电影和书籍更令人惊叹。”想到有机会近距离接触甚至参与其中,他难掩激动。

被深圳理工大学打动后,赵冠杰常常向父母介绍深圳和学校的优势。填报志愿时,身为工程师的舅舅专门从北京赶回内蒙古,为他提出建议并赞成他的选择。填报志愿那一周,一家三口与舅舅经常坐在客厅,一边拿着招生目录,一边上网查资料,进行院校对比。最终,赵冠杰逐渐让父母接受并支持这一选择,最终提交了志愿。

从向往到抵达

草原学子的深圳梦

8月18日19时,赵冠杰随父母抵达深圳。特意提早几天到达的他们,想要在深圳这座充满活力和创新的城市中,提前感受一下氛围。

逛完一圈下来,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深圳湾公园13公里的滨海长廊。一边是高科技公司林立的高楼大厦,另一边是波光粼粼的海面,自然与现代科技在这里融合。长廊上,设有骑行跑步的打卡点,市民们悠闲地散步、跑步、骑行,享受着海风拂面的惬意。这种景象让赵冠杰感慨,“从干净上见文明,从运动上见素质,这就是深圳啊。”

事实上,早在填志愿时,赵冠杰就对深圳充满向往:“深圳是超一线城市,生活便利、产业发达,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特区优势明显。而且生活惬意,人们热爱运动,充满活力。”

8月22日13时,赵冠杰一家三口拎着两个大皮箱、一个小皮箱和三个包走进大学。一进入学校周边,他趴在车窗边望,“你能感受到浓厚的学术氛围。光明科学城、深圳科学技术馆都在附近,一下子让我觉得来这求学是正确的选择。”走进校园,他留意到学校以北斗七星为灵感的布局,以及收集太阳能的“连续风雨连廊”。赵冠杰感叹:“生活在里面,不光有科研体系,还有艺术气息。”

谈及未来,赵冠杰说:“我从小在内蒙古长大,我很爱我的家乡,但是客观上来说,我接触到的资源和眼界都有限。我的个人能力可能会跟其他同学有差距,希望能够借助深圳理工这个平台来拓宽眼界,弥补差距、补齐短板,争取找到自己喜欢的专业。”

360名新生

将开启科研新征程

8月22日,深圳理工迎来360名2025级本科新生。为新生送上专属惊喜,各书院精心准备,曙光书院有卡套、阅读灯、文化衫、中科曙光特别赞助的冰箱贴等;袁庚书院有计时器、书签和作者涂俏亲笔签名的《袁庚传》等,助力学子感悟特区精神;先行书院则为学生送出书院设计大赛冠军作品《芽》(象征科研萌芽)等,用设计语言传递“鼓励创新、呵护探索”的办学理念。

据悉,深圳理工大学2025年面向广东省、内蒙古、浙江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四川省招生360人,其中广东省录取206人,最低投档分629分、位次全省10163名;内蒙古录取11人,最低投档分643分;浙江录取15人,最低投档分653分;江西录取25人,最低投档分613分;河南录取21人,最低投档分647分;湖北录取20人,最低投档分621分;湖南录取35人,最低投档分627分,生源质量均位列各省/自治区招生高校第一方阵。

未来四年,这批新生将在深圳理工的创新沃土上,以科研实践夯实基础、以交叉学科拓宽视野,成长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拔尖创新人才。(王宇 罗莉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