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晚报记者 黄馨莹 通讯员 钟林苑
好奇企业为何选择在宝安创业的学霸找到了答案、半导体专业学生从课本追到“线下”车间、社会学“00后”天天背着行囊跑站点追“新”………近日,共青团宝安区委员会联合区委宣传部(文明办)主办的“文明青动力 领湾向未来”新时代文明实践交流活动圆满收官,该活动组织开展微光善举、桥见未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智造宝安四大主题实践团。此外,宝安团区委还联合区文明办、区人力资源局主办宝安区第23届“走进社会大课堂”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发动百余家区直单位、街道、驻区央企、国有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民营企业踊跃参与。据悉,自变量机器人、洲明科技、大族智能、欣旺达电子、尚为照明、韶音科技等知名企业提供超500个优质暑期实习岗位,清华、北大、中大、暨大、中科院、深大等来自国内外20多座城市的600多位高校学子通过跨越产业、人文、政务领域的深度体验,绽放青春活力。
硬核科创点燃来深创业信心
在自变量实验室,双臂机器人完成家务的能力让同学们连连称赞。“这次参访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机器人不仅在制造业中发挥作用,也逐渐成为日常生活的帮手。”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生石欣宇说。
在此次实践交流活动中,除了自变量机器人,实践团还走访了兆威机电、影石Insta360、洲明科技等宝安“明星”企业。宝安制造的质量和效率让许多学生对创业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坚定他们未来到宝安创业的信心。
中国科学院大学与鹏城实验室联合培养的博士生、宝安团区委与鹏城实验室鹏城书院合作共建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的学生代表易宸昊表示,他平时主要在实验室从事算法、软件和AI方向的研究,这次实践活动对他而言是“跨界”体验。通过走访交流,最让他动容的是宝安企业主动拥抱技术变革的热情,“宝安是个能提供实现技术理想土壤的科创高地。”这次交流拓宽了易宸昊认知边界,也坚定了他在大湾区发展的信心。
鲜活气息播撒职业规划种子
“在学校里我们做的可能只是一小块半导体材料,但在这里可以看到完整的产业链,非常壮观!”对于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大二学生陈谙玥来说,这次进入重投天科及其集团公司实习,也让一颗投身半导体领域的梦想种子在陈谙玥心中播下。
宝安“走进社会大课堂”也让大学生真正深入基层,打开感受这座城市的另外一种方式。
深圳大学社会学大三学生曹浩在宝安团区委下属社会组织——宝安区阳光成长青少年社会工作促进中心实习,主要参与针对新就业群体的服务项目,通过实地走访调研了解新就业群体的需求、状况,相比在学校通过看论文、整理论述、写综述来开展研究相比,这次实习让他接触到更加鲜活的宝安。“未来我会继续深耕社工领域,用专业知识为更多群体带去温暖与帮助。”曹浩如是说。
包容氛围吸引台湾学子留下来
“粤港澳大湾区(宝安)青年驿站真的很棒!他们还帮我延长了居住时间,让我安心完成实习。”来自台湾、就读于武汉大学的黄静茹说,今年暑假,她在深圳私募基金业协会的研究培训部门实习。
宝安团区委所提供的青年驿站也让她收获了满满惊喜。黄静茹认为宝安团区委为大学生提供的15天免费住宿安全有保障,非常温暖和贴心。在黄静茹看来,宝安是一座包容性很强的城区,会托举所有怀揣理想而来的人。“如果有机会,我希望能留下来。”
宝安团区委联动全区优质企业、协同政府部门,以开放姿态搭建广阔平台,用实实在在的资源与机遇释放强劲吸引力,不仅以鲜活的城市图景“引才”而来,更以最贴心的成长土壤“聚才”相融,最终以最坚实的发展舞台“留才”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