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深圳晚报

深圳园博园变身社交创意场

日期:08-23
字号:
版面:[db:版面标题]       上一篇    下一篇

宝芝园·邓家传文

武之魂·茶也潮也

明德居·画中游

宝安园·梧桐舍那

客家新居·薄荷园

改造前后对比图

深圳晚报讯 (记者 王新根) 当深圳“千园之城”的桂冠加身,新的追问随之而来:公园除了供人匆匆一瞥,可否成为生活的背景、情感的容器、城市的灵魂?如今,这个问题有了答案。

深圳国际园林花卉博览园作为深圳公园运改维一体化的首个改革试点项目,自2024年7月由特区建工园林集团承接后,通过对公园景观的修缮改造、公共绿地的管养维护、可用建筑空间的消费场景再造,上演了一场静水深流的焕新实践,于本月迎来5家创意门店齐开。

从“园中园”

到“公园创意社交场”

利用运改维一体化的优势,特区建工园林集团将园博园从“景观陈列”的静态存在,转变为“生活容器”的动态场域,将原本沉寂的亭台楼阁、闲置院落、老旧仓库,转化为可游、可赏、可消费、可社交的复合空间。同时,特区建工园林集团摒弃了简单引入餐饮零售的传统路径,转而以“体验式经济”为核心,打造一系列与园林意境深度契合的消费场景。

薄荷园·坝坝茶以市井烟火气唤醒城市慢生活,茶客围坐院中,谈笑风生,仿佛时光在此放缓脚步。梧桐舍那·素食馆则将园林四时景致引入室内,落地窗外绿意盎然,餐桌上的一蔬一饭皆成自然馈赠,为都市人提供了一处情绪疗愈的栖息地。

茶也潮也·新潮茶以“功夫奶茶”这一创新形式,将潮汕茶文化注入年轻语境,在几十平方米的空间里,构建出属于Z世代的“第三空间”。画中游·汉服体验馆将闲置的“汇芳园-明德居”打造为沉浸式古风场景,让汉服成为连接古今的情绪载体,消费行为升华为文化认同的仪式。邓家传文·糕点铺在宝芝园的快闪,则以“古法新造”唤醒儿时记忆,让味蕾成为乡愁的密码。

构建可持续的公园治理新范式

据介绍,在引入市场化机制的同时,运营团队创新性地提出“公共空间商业化”与“商业空间公共化”双轨并行的模式。所有商户均需划设开放共享区域,承担公益义务,如提供平价自助设施、参与社区服务等,确保公园的普惠性不因商业介入而削弱。

与此同时,服务体验全面升级。全园游览车、代步车、充电宝、自助贩卖机等便民设施的增设,多语种标识系统的优化,让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市民都能便捷游园。此外,通过自主策划主题活动,园博园从一个地理空间,演变为一个具有强大文化吸附力的城市公共客厅。

这一系列成就的背后,得益于政企协同的高效治理机制。特区建工园林集团与管理单位共建协作治理平台,在坚持公益属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化运营的优势,通过引入灵活的企业化运作,不仅没有削弱公园的公共性与普惠价值,反而显著提升了公益服务的品质、多样性和可持续性——市场化成为公益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公园治理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