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深圳晚报

农行深圳分行“社银专窗”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

日期:08-20
字号:
版面:[db:版面标题]       上一篇    下一篇

在深圳繁忙的都市节奏中,“办事难、跑腿烦”曾是许多市民的困扰。如今,农行深圳分行积极响应市人社局社银合作专窗实施方案,高标准建成覆盖福田、南山、罗湖等区域的12个“社银一体化”服务网点,将社保业务延伸至市民“家门口”,织就了一张高效便捷的“15分钟便民服务网”。

织密服务网,打造“家门口的社保服务站”

为满足企业群众对人社服务和金融服务“就近办”“马上办”的迫切需求,农行深圳分行早在2024年8月就率先在龙岗区、坪山区开设了2个社银专窗,成为深圳社银合作的首批“先行者”。2025年5月,该行再进一步,高标准建成10个“社银一体化”服务网点,覆盖福田、南山、罗湖等核心行政区,加上前期布局的网点,基本实现全市各行政区和人口聚集区的服务覆盖,真正让社保服务从“大厅”走进“社区”。

如今,按照社保大厅窗口和银行网点窗口同质化服务的理念,走进农行深圳分行任一“社银专窗”网点,市民可办理涵盖参保登记、个人权益记录查询、转移接续、养老工伤失业待遇申领等社保业务,真正实现了全量社保业务从社保服务大厅“同标同质”延伸到银行合作网点。据市人社局2025年6月数据,该行社银专窗已办理各类社保业务近540笔,其中龙岗支行业务量每月达260笔,南新路支行业务量每月180笔,均居同业前列。在全市社银合作机构中,农行深圳分行全年业务受理总量、日均预约量和单一网点受理量均排名同业前列,全辖社银专窗实现“0投诉”,以实打实的服务成效赢得了市人社局的充分肯定和群众的口碑。

科技赋能,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生态

在数字化浪潮下,农行深圳分行深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将科技赋能作为提升社保服务质效的核心抓手,打造出“线上+线下”无缝衔接的服务生态,让社保业务办理变为“指尖办”“自助办”。

作为深圳首批在超级柜台、手机银行实现社保业务办理的银行,农行深圳分行在“掌银端”精心打造“深圳社保”服务专区,整合社保查询、参保证明下载、金融社保卡线上申请、电子社保卡激活等功能,市民只需轻点手机或使用银行网点自助设备,即可完成全流程社保业务办理,真正实现“一站式服务、零跑腿办理”。与此同时,该行在全网点超级柜台开通自助社保服务功能,参保人可通过自助设备就能快速办理社保查询、参保凭证打印等业务,每月服务量达8000余笔,业务量同业领先。

针对金融社保卡办理流程繁琐、等待时间长的痛点,农行深圳分行自主研发金融社保卡即时发卡系统,彻底重构办卡流程:市民通过农行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渠道自助录入申请材料、预约到行时间,抵达营业网点后,使用自助设备10分钟内即可完成发卡、补卡及激活全流程,较传统办理模式效率提升80%以上。截至2025年6月,该系统已累计现场发卡100多万张,让“即来即办、即办即得”成为现实。

服务暖人心,架起“社银”连心桥

“社银专窗”的价值,不仅在于业务办理的便捷,更在于其成为连接政府、银行与社区的纽带,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传递温情、创造价值。农行深圳分行以“社银一体化”服务为支点,深化与政府部门、社区的联动,让金融服务真正扎根基层、融入民生。

在政银联动方面,靠近社保分局的专窗网点与社保分局结成“联合服务体”,形成服务闭环:在社保分局窗口遇到办理社保卡或金融业务需求的群众,可就近前往农行网点办理,实现“前端引导+后端办理”的无缝衔接。以南新路支行为例,得益于“联合服务体”机制,其自助开立社保卡量长期位居全市前列,成为政银协同的典范。

在服务特殊群体方面,靠近出入境口岸的网点成为港澳居民融入深圳社保体系的“暖心驿站”。农行深圳国贸支行凭借毗邻罗湖口岸的区位优势,针对港澳居民灵活就业参保、社保卡申领等需求优化服务流程,目前该网点香港居民办理社银专窗业务的比例已超过50%,为港澳居民共享深圳民生服务架起了“金融桥梁”。

在社区服务方面,各营业网点主动与附近社保服务站、街道办和社区结成“社区服务联盟”,常态化开展社保政策宣讲、业务办理指引等便民活动。针对60周岁以上老年客户,网点开设“助老通道”,配备老花镜、轮椅、医药箱等适老设备;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及特殊群体,提供预约上门服务,协助通过“i深圳”App、深圳社保公众号等自助渠道完成养老保险待遇认证等业务,用贴心服务让老年人“办事无忧”,相关举措收获群众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