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成立生态环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并发布相关成果 这个白皮书全国头一份
日期:08-16
深圳晚报讯 (记者 吴洁) 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当日,深圳市生态环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揭牌成立,并同步发布全国首部系统展现城市级生态环境标准建设成果的《深圳市生态环境标准建设白皮书》及《深圳市生态环境地方标准建设三年行动要点》。
《深圳市生态环境标准建设白皮书》是国内首个系统、全景式展现城市级生态环境标准建设实践的报告。《白皮书》通过体系图谱、顶层设计、攻坚行动、转型赋能、守正创新、发展展望六个章节,全面梳理了深圳以高标准守护绿水青山、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举措和显著成果,旨在系统总结深圳20年生态环境标准建设探索历程,分享生态环境标准建设经验和成效,促进互学互鉴。
据介绍,经过多年发展,深圳已构建起具有鲜明特色的生态环境标准体系。在标准体系方面,深圳累计发布地方标准120项、团体标准91项,数量居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覆盖大气、水、土等6大领域15个方向,创新构建“4+1”标准体系,首创性纳入“产品环保强制性标准”独特维度。在创新引领方面,深圳围绕“双碳”、污染防治等国家战略,发布22项全国首创标准,针对扬尘、油烟、噪音等民生问题出台精准管控措施,紧跟产业发展推动企业通过碳足迹认证等,提升国际竞争力。
此外,2021年,深圳通过特区法规授权,成为全国唯一可独立制定生态环境强制性标准的地级市,率先推行产品环保强制性地方标准改革,出台标准专项管理办法,实现全周期规范管理。
会上还发布了《深圳市生态环境地方标准建设三年行动要点》,包含6章25条措施以及46项具体标准清单。《三年行动要点》提出,到2027年,计划制修订30项以上关键领域标准,并推动一批成效明显的深圳标准升级为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三年行动要点》还提出,深圳将开展“四大行动+一个清单”,以高标准攻坚污染治理,以新标准引领绿色低碳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