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讯 (记者 林涛) 深圳市疾病风险综合预报显示,当前深圳流感的风险等级为“中”,这表示深圳当前仍处于流感流行季。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控科主管医师陈霓璇表示,春节期间,由于人员流动减少,流感活动水平有所下降,但随着春节假期结束,人员返程,流感活动强度再次上升。
2月12日,在北大深圳医院,记者遇到了抱着孩子就诊的郭先生。他告诉记者,自己一家四口全部“中招”甲流。“先是孩子发烧,接着我和爱人也开始出现类似症状,最后连老人也没能幸免。”郭先生无奈地说,“流感传染性太强了,家里有人感染,其他人很难躲过去。”
如何区分普通感冒与流感?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发热门诊感染性疾病科负责人邓海燕向记者解释:“普通感冒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等,一般不发烧或只有低烧,5到7天就能自愈。而流感则是‘来势汹汹’,除了鼻塞、咳嗽,还会出现高烧(39℃~40℃)、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让人感到乏力、食欲减退,甚至引发慢性疾病加重。”
陈霓璇特别提醒,此轮流感疫情主要由甲型H1N1亚型流感病毒引起,随着开学季来临,学校、幼儿园等场所易感人群聚集,需警惕聚集性疫情风险。
针对流感病毒防护,医生给出如下建议——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
避免接触感染者:家中有人感染流感时,应尽量隔离,避免共用物品。
保持室内通风:每天开窗通风。
及时就医:如出现流感症状,尤其是高危人群,应尽早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医师建议:家庭可自备流感检测试剂盒进行初步检测,或到医院(社康中心)采样检测。确诊流感后,应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以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