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记讯 (记者 黄励铮) “我们要向贵单位表示祝贺,因为贵单位的郑明峰同志是一位富有爱心的中国造血干细胞(骨髓)志愿捐献者。”近日,宝安妇幼保健院突然收到了一封暖心的感谢信和一块沉甸甸的感谢状,他们这才知道,手术室的护士郑明峰竟然悄悄干了这样一件“大事”——捐献造血干细胞。
一个守候三年的承诺
2024年8月,郑明峰在工作中接到了来自中华骨髓库中心的电话,对方告知他与一位重症血液病患者的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询问是否同意捐献。电话这头的郑明峰既紧张又欣慰,他没想到,自己在三年前的一个决定,为素未相识之人点燃了生命的希望。
大学二年级时,郑明峰在医院见习,见到了许多在移植仓中翘首以盼的白血病患者及家属,他深知,骨髓移植是白血病患者“重生”的唯一希望。2021年10月,郑明峰在献血时,看到中华骨髓库正在征集志愿者,怀着对生命的敬畏,郑明峰加入骨髓捐献志愿者行列。
“从病人的角度来说,这就是活下去的希望。”接到配型成功的电话后,郑明峰没有犹豫,毅然决定捐献骨髓,兑现这一份守候三年的承诺。
一次义无反顾的奔赴
起初,郑明峰的家人有些担忧,怕捐献影响身体健康。但作为医学生,他始终坚信捐献骨髓对患者的重大意义。郑明峰用扎实的专业知识打消了家人的顾虑,赢得他们的全力支持。
在高分辨检测、体检等一系列前期准备后,2024年9月26日,郑明峰在《捐献造血干细胞知情同意书》上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
2024年12月,正式捐献前,郑明峰连续四天一下班就赶到指定医院注射动员剂。由于试剂的副作用,他心率加快、难以入眠,但却始终坚定,不曾动摇。
终于,在12月25日上午,郑明峰换班来到指定医院,开启持续5~6个小时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在这场“生命接力”中递出了手中的“交接棒”。
一场点亮希望的接力
一次次地配合采血、注射、小便留样……从得知自己的HLA分型与患者吻合的那一刻起,郑明峰便义无反顾地投入这场特殊的旅程,用行动诠释了党员的初心与使命,感动和鼓舞了许多人。
“你的善举犹如一束明亮的光芒照亮了我的希望,也为我带来巨大的精神慰藉和信心……使我更加相信人间的美好和希望。”郑明峰还收到了来自患者的感谢信,信中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并表示将呼吁身边人传递这份爱,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如今,郑明峰的善举如春风般温暖了医院的每个角落,也播种下了更多生命的希望。捐赠结束后,郑明峰收到了许多同事、朋友的咨询,了解关于造血干细胞捐赠事宜,这让郑明峰十分欣慰:“如果因为这件事情让更多人了解到骨髓捐献,并加入其中,那对很多患者来说,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