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写作教学策略探究
日期:09-23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对于中高年级的小学生而言,语文写作不仅是语言表达的基本技能,更是思维发展、文化传承与审美鉴赏等多方面核心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写作教学策略,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与实践探索,为中高年级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提供有效策略。
新会区平山小学 郭瑞连
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在中高年级的语文课堂上,强化语言文字基础,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首要任务。课本作为教学的重要载体,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和学习资源。
以《草船借箭》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不仅理解故事情节,更要关注其中生动形象的词汇运用。同时,通过课文解析,教师可以详细讲解文中成语的来源、含义及用法,帮助学生提升词汇运用能力。教师还可以推荐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如《三国演义》的其他章节、古代诗词等,让学生在更广阔的阅读空间中汲取语言营养。
培养自主写作能力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其自主写作能力,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为此,教师应巧妙结合课本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
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写作情境。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以“我眼中的英雄”为题写一篇小作文,或是对课文中的某个场景进行片段写作。这些实践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让他们在运用中巩固了所学词汇,提升了文字表达能力。
开展写作比赛。教师可以根据课本单元主题,设计一系列写作竞赛活动,如“最佳创意奖”“最感人故事奖”等。通过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同时也在与同学的比较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激发提升写作能力的动力。
鼓励学生形成独特的写作风格。中高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应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鼓励他们在写作中大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无论是语言风格、叙述方式还是主题选择,都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在表达中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写作不仅是文字的艺术展现,更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平台。为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提升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教师可以结合课本内容,如《少年闰土》等课文,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观察自然与社会,感受生活的多彩与复杂。通过观察,学生不仅能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更能在观察过程中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考能力,学会从多角度、多层次去审视和理解事物。
开展思维训练活动。教师可以组织辩论赛,选取课本中的争议性话题,如《草船借箭》中的智谋较量,让学生在激烈的辩论中锻炼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将复杂的文章结构、人物关系或情节发展以图表形式呈现,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特别注重引导学生构思文章结构。通过分析课本中的优秀范文,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合理安排文章段落、如何运用过渡句和衔接词使文章连贯流畅。同时,鼓励学生在写作前进行头脑风暴,列出提纲和要点,确保文章内容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高年级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对于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激发写作兴趣、培养思维能力和促进全面发展,具有显著效果,同时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这些策略,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