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江门日报

如何实现“人人当好班主任”

日期:09-23
字号:
版面:第A08版:侨都·教育       上一篇    下一篇

    教育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班主任作为离学生最近的人,其教育理念与人格风范深刻影响着学生的成长轨迹和心灵塑造。当前教育生态下,班主任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增强班主任队伍的向心力、激发其内生动力,已成为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实现铸魂育人目标的重要内容。

    江门市第一中学景贤学校 简小丽

    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只有内心充盈、被尊重、被关怀的班主任,才能以更从容、更温暖的姿态走进学生的世界。学校应致力于构建具有人文关怀和精神支持的工作环境,通过开展师德标兵评选、先进事迹宣讲等活动,弘扬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职业精神。在评优评先、职称晋升、外出研修等方面应予以适当倾斜,让班主任的付出被“看见”、被珍视。

    同时,学校应积极建立多元评价机制,打破“唯分数论”的单一评价模式,关注班主任在班风建设、劳动教育、心理辅导等多方面的过程性贡献。学校还可定期组织班主任开展团建活动,如户外拓展、文化交流、心理沙龙等,既缓解班主任的工作压力,也增强团队情感联结。让班主任在承担责任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学校的暖心支持,从而形成“人人争当班主任、人人当好班主任”的良好氛围。

    给予班主任信任和宽容

    每一位班主任,尤其是年轻教师,往往怀揣教育理想与激情踏上岗位。学校应给予充分信任和宽容,鼓励班主任根据班级实际和学生特点,大胆尝试个性化的带班策略,制定符合本班发展的目标、班规、班训,建设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

    当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学校应通过日常谈心、经验分享、案例指导等方式,及时给予方法支持与情绪疏导,甚至可以由经验丰富的教师或德育干部进行“一对一”帮扶,共同分析问题、设计对策,陪伴班主任走出困境。这种“背后有人、身边有伴”的支持系统,能够显著增强班主任的职业安全感和归属感,使其在挑战中依然保持信心与热情。

    此外,学校应引导班主任从“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鼓励他们通过撰写教育案例、教育叙事等方式,对日常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进行深度剖析与系统反思。设立相关奖励机制,对优秀教育反思成果予以表彰和推广。积极组建班主任“研究共同体”,围绕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如学生心理问题干预、家校沟通策略、学困生转化等,开展德育课题研究、教育叙事研究或行动研究。通过定期举办班主任论坛、沙龙活动,推动智慧共享、方法共鉴。

    建立良好工作机制

    良好的工作机制与激励体系是增强班主任队伍凝聚力的制度保障。学校应从多维度构建班主任激励系统:一是合理提高班主任待遇,建立与工作负荷、班级管理成效挂钩的动态绩效机制;二是营造安全、稳定、受尊重的工作环境,明确班主任职责边界,保障其合法权益;三是强化精神激励,设立多元化表彰奖项,并通过多种渠道宣传班主任事迹;四是提供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资源,支持班主任参与高端研修、学术交流,拓宽其专业视野;五是协助班主任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为其提供清晰的晋升路径和成长支持,实现个人与学校发展的双赢。

    此外,学校还应科学配置班主任工作任务,探索副班主任协作机制,减少事务性负担,让班主任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学生教育和自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