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江门日报

以球会友 共叙情谊

日期:09-23
字号:
版面:第A05版:侨情       上一篇    下一篇

    □江门日报记者 朱磊磊

    “平时,我们散落在全球各个国家。今天,大家从世界各地奔赴而来,以球会友。”新会籍侨胞、库拉索江门五邑青年会会长陈党健表示,他这一次回到家乡江门,为的就是参加2025年江门市“侨心杯”侨界网球团体邀请赛。

    9月21日下午,由市侨联、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的2025年江门市“侨心杯”侨界网球团体邀请赛,在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江门校区落下帷幕。在两天的比赛时间里,来自北美、欧洲、大洋洲、亚洲等地的144名侨界网球运动员齐聚侨乡江门,以球会友、共叙情谊,共同奔赴这场集竞技激情与文化于一体的年度盛会。

    浇灌友谊之花

    巧妙的进攻、精彩的扣球,有惊无险的防守、力挽狂澜的扑救……赛场上,选手们激烈角逐,赛况高潮迭起、精彩纷呈,观众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

    本次比赛的举办受到了广大侨界网球爱好者的欢迎,澳大利亚悉尼华人88网球俱乐部、江门代表队、北美高级人才网球联队、欧洲高级人才网球联队等16支网球代表队齐聚一堂、轮番登场。

    虽然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但是共同的网球爱好和对祖(籍)国的情感让选手们迅速熟络起来。在两天时间里,他们用汗水点燃了激情,收获了欢乐,更浇灌了友谊之花,让江门网球场成为联结情谊的“连心桥”,展示出江门侨界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赛前,香港演员郭晋安便利用工作间隙积极备战,期待着通过“侨心杯”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以球会友、增进交流。“我感到非常兴奋,能看到这么多来自不同地方的华侨华人回到祖(籍)国参加比赛。”郭晋安说。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在陈党健看来,本次赛事为海内外侨胞和港澳同胞广交新朋友、深交老朋友提供了机会,同时也展示出江门浓厚的运动氛围。

    “‘侨心杯’是家乡体育盛事,我们海外华侨也希望它办得越来越好,让江门与海外华侨华人的文化交流、情感联系更加紧密。”陈党健说。

    赛场上,不乏长期关心支持江门各项事业发展的海内外侨胞和港澳同胞。江门市荣誉市民、香港著名实业家马观适就是杰出乡亲的代表之一,他为家乡江门的体育、教育等慈善公益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次赛事同样得到马观适的关怀和支持,他多次考察比赛场地、指导后勤保障、赞助活动经费,赛事主办方也特意向他颁发感谢状。

    马观适表示,日后他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江门的发展,“只要江门需要我,我一定会回来参与”。

    打出文旅体融合“好球”

    体育赛事作为连接文化、旅游与体育的重要纽带,既是全民健身的生动体现,也是促进文化繁荣和展示城市形象的有效途径。市侨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赛事不仅是体育的盛会,更是一场文旅体融合的“交响曲”,擦亮了侨乡名片。

    作为十五运会的预热活动之一,本次“侨心杯”以赛事为载体,通过“体育+文旅”的模式,邀请海内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前来看比赛、游侨都、品美食,以赛为媒,生动展示江门的侨乡文化、体育产业与城市发展。

    在比赛之余,选手们还走进赤坎华侨古镇、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实地感受江门华侨文化的独特魅力。“这是我第二次来江门,江门人很亲切,这是一座很舒服的城市。”香港演员、主持人李思雅提到,赤坎华侨古镇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非常期待下次带着朋友一起来到江门,在这里欣赏美景,品尝美食。

    “有时间一定会来江门玩。”郭晋安也提到,此前他在网络上了解到,江门的景区景点丰富且各具特色,比如有很多适合亲子游的游乐场,他期待未来能到江门的名胜景区参观游玩。

    赛事现场还设有相关展位,推介“江门三点三精彩之旅”。“赛事将更好地宣传江门、推介江门,带旺江门的体育、旅游、餐饮、咖啡产业,为江门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市侨联副主席利俊义说。

    新会籍侨领、委内瑞拉安省华侨福利会主席李国忠表示,此次回到江门,希望能多走走看看,和亲友联络感情,感受故乡的发展变迁。“本次赛事带动了更多人关注网球赛事、参与全民健身,也希望本次赛事能成为推介江门城市形象的一个载体。”李国忠说。

    “侨心杯”凝聚着海内外侨胞的桑梓情怀。市侨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体育竞技与文旅交流双轮驱动,将进一步深入推进“港澳融合”和“侨都赋能”工程,助力江门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激发海内外侨界喜迎十五运会的热情。

    相关新闻

    江门市荣誉市民、香港著名实业家马观适:

    慈善路上尽显桑梓情怀

    9月20日至21日,2025年江门市“侨心杯”侨界网球团体邀请赛在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江门校区举行。这一海内外侨胞、港澳同胞以球会友、因球结缘的美好图景,正是江门市荣誉市民、香港著名实业家马观适多年来奋斗的方向和目标。

    马观适出生于江门市新会区睦洲镇龙泉村,青年时期便前往香港求学。大学毕业后,马观适走上了经商创业的道路,很快在建筑行业中崭露头角,被誉为“打桩大王”。

    “要有社会责任感,在有能力的时候应该多做一点,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马观适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也因此被称为“快乐义工”。他始终坚信“施比受更有福”,善行持续数十年,慈善足迹遍及江门和香港两地。

    资助数百万元建设五邑大学体育馆;捐资750万元修建新会区中医院门诊大楼;捐资1200万港元筹建新会体育中心……多年来,马观适热心家乡公益慈善事业,覆盖教育、医疗、文化等多个领域。2007年,马观适成为江门市注册义工,并受聘为江门市义工联荣誉主席。据不完全统计,马观适及其家人为内地公益慈善事业捐资超过1.3亿元。

    “既然决定了要做好事,我希望自己能为家乡的发展建设出一份力。”马观适说。

    虽然已经年过九旬,马观适的慈善道路如今仍在延续。今年9月,他支持江门市举办首届“侨心杯”网球赛事。他希望通过体育赛事凝聚多方力量,弘扬爱国爱乡精神。“体育运动可以伴随人的一生,通过组织更多比赛,让海内外侨胞和港澳同胞在赛事中相互结交、相互了解,这是最有效果的。”马观适说。

    近年来,江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等重要工程进一步拉近了港澳与江门的距离,马观适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江门变得越来越好,我也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江门的发展。”他说。

    (朱磊磊 宋俏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