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1-13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江门日报

农业新质生产力织就“智慧”春景

日期:03-02
字号:
版面:第A01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广东供销天禾台山育秧中心实现育秧培苗全过程自动化、智能化。

    江门日报讯 (文/图 记者/毕松杰) 春为岁首,农为行先。眼下,正是春耕备耕的黄金时节,我市各地有序推进春耕生产各项工作。记者昨日深入我市春耕备耕一线看到,田间地头呈现一派忙碌景象,农业新质生产力为春耕备耕插上了智慧翅膀,一幅生机勃勃、人勤春来早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在台山“广东第一田”核心区,新启用的广东供销天禾台山育秧中心是育秧界的“超级工程”,它将水稻育秧场景从室外搬到了室内,从人们熟悉的地上搬到了“空中”,实现育秧培苗全过程自动化、智能化。在这里,水稻育秧流水线开足马力生产,自动化机械臂智能摆放秧盘,巨大的循环运动式育秧苗床缓缓将一盘盘秧盘从“地上”送往“空中”。大棚内温度、湿度等指标智能调控,秧苗在最舒适的环境中生长,成活率达98%以上。

    “作为江门首家智能化育秧工厂,我们配备了先进的育秧生产线、W型循环育秧设备、智能温室系统、补光设备及水肥设施等,设有浸种区、播种区、催芽区、炼苗区等功能区域,相较传统大田育秧可节省土地40倍以上,同时大幅度节约用水、降低用药量,育秧效率和质量均得到有效提升,预计全年可为周边666.7公顷的稻田提供秧苗。”广东供销天禾台山育秧中心负责人杨俊杰说。

    位于台山市水步镇联兴村的谭江米业有限公司也开始了今年的第一次插秧。多台插秧机驮着绿油油的秧盘在田里“奔跑”,所到之处留下了一排排整齐的秧苗。

    “今年春耕,我们计划插秧面积为120公顷。从育秧到犁地,再到插秧以及后续管理,我们种植全程均实现机械化作业。”谭江米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谭秋媚说。

    从流水线作业到机械臂上岗再到自动化插秧,全市各地正积极抢抓农时,运用各类农业新技术、新设备,积极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田间地头呈现出一片“人机共舞”的繁忙景象,科技赋能织就“智慧”春景,为全年丰收开好头、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