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深圳特区报

深圳电动重卡驶进超充时代

日期:10-08
字号:
版面:[db:版面标题]       上一篇    下一篇

■ 深圳特区报记者 邹媛

在坪山区坪深国际数字物流港的开阔场地上,一辆电动重卡缓缓驶入深国际坪深重卡超充站,在兆瓦超充终端精准对接充电枪后,屏幕上的电量数字飞速攀升——短短5分钟,续航里程已增加百公里。这座深圳“超充之城2.0”投运的重卡兆瓦超充首站,成为了深圳重卡超充网络规模化布局的起点。

作为国内最早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城市之一,深圳按照“深圳示范、湾区组网、全球推广”的思路,于今年6月全面启动“超充之城2.0”建设。截至上半年,全市已建成投用超充站1057座、充电桩超48.7万个,并在全球率先实现超充站、充电枪数量全面超过加油站、加油枪。

补能效率跃级:重卡兆瓦超充5分钟行驶百公里

“以前电动重卡充电要等1-2小时,现在15分钟就能补满电,跑一趟珠三角完全不用慌。”在深国际坪深重卡超充站,从事物流业的王师傅刚完成充电,便忙着查验货物准备出发。该场站为深圳“超充之城2.0”兆瓦超充首站,配置了2套720-720主机,1个1.44MW兆瓦超充终端,5个自然冷快充终端,并支持双枪同充。兆瓦超充可大幅提高补能效率,为所在区域提供完善的供应链物流支撑服务。

重卡作为物流运输的“主力军”,亟待大幅缩短补能时间以提升运营效率。华为兆瓦超充解决方案由充电主机、兆瓦终端组成,实现业界领先的1.44MW、2400A的稳态充电能力,补能时间从1-2小时大幅减少到“15分钟级”,补能效率是传统方案的4倍,真正做到“充电五分钟,行驶百公里”。

场景生态扩容:以物流园为“锚点”建生态

物流园区作为物流运输的核心载体,天然具备落位基础设施、服务重卡兆瓦超充的空间特性。“物流园区必须在物理空间上叠加能源空间,新能源货运车辆场景匹配度高、资源基础好、需求可预测,是绿色转型的必答题。”深圳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范志勇道出了行业共识,未来将从“建桩”与“建配套”到“建生态”,让每一座物流园区都成为绿色能源“锚点”,让每一辆重卡都能畅行在低碳发展的“快车道”。

2024年,通过“共建生态”方式,华为携手车企、充电运营商等成立超充联盟。今年,超充联盟生态从乘用车扩展到商用车,超充联盟重卡车企伙伴计划年底前推出59款兆瓦超充重卡,其中22款已实现交付。华为将以深圳为中心打造零碳物流网络,并在深圳落地建成20个兆瓦超充场站,明年计划在湾区拓展至500座,加速兆瓦超充补能基础设施的全面升级。

技术标准领航:多维度探索智慧能源新阶段

在交通干线,智能移动充储车能在节假日高峰期快速缓解充电桩不足问题,单台每小时可为数十台新能源车辆补能;在城市核心区域,重大活动、演唱会期间,这个“移动式应急电站”可为整栋建筑持续供电4-5小时;在社区绿色改造中,利用“峰谷电价差”策略,夜间低谷储能、白天高峰供电,能帮助降低用电成本15%以上。

这座“智能移动综合能源站”正是由深圳市大为弘德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为弘德”)自主研发的智能移动充储车,突破传统移动充电设备的功能边界,其配电量覆盖500度至2兆瓦,支持最高500千瓦放电功率,可同时为4至8台电动车充电,500度电容量足以满足数十辆轿车的补能需求,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目录首款该类车型,通过接入虚拟电网、多场景适配等创新,重新定义了城市电力供给模式,助力深圳在智慧能源领域的探索进入新阶段。

充电设施不仅是能源互联网的入口,更是推动产业迭代升级的重要突破口。事实上,深圳电动车充电功率已率先进入兆瓦时代。今年年初,比亚迪正式发布“兆瓦闪充”技术,最高峰值充电速度可实现1秒2公里,5分钟充电407公里,在补能速度上真正实现“油电同速”。

技术突破的背后,是“一个规划、一个平台、一个标准”的系统布局。深圳是全国首个发布超充设备分级评价和超级充电站设计地方标准的城市,不仅明确了超充设备单枪额定功率不低于480kW,还率先对超级充电设备充电服务能力、噪声、效率、防护等级等各项技术指标建立分级评价指标体系。在重卡领域,深圳已经开始着手制定相关标准,将于2026年12月31日前制定底盘式重卡换电系统互换性技术要求、底盘式重卡换电站设计规范等地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