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深圳特区报

盐田厨余垃圾“变身”昆虫蛋白

日期:09-23
字号:
版面:[db:版面标题]       上一篇    下一篇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胡玥)日前,《深圳市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白皮书(2020-2025年)》研讨会——《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五周年系列活动,在盐田区资源化利用环境园举办。记者获悉,盐田区成为中国首个实现将全量厨余垃圾转换为昆虫蛋白资源的市辖区,为中国城市有机废弃物资源化提供了可复制、可持续的创新路径。

会上,万科公益基金会相关负责人在专题研讨环节作了分享,盐田区在垃圾分类特别是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方面的创新实践与成果,再次引起关注。被称为减碳“大明星”的黑水虻虽然体型微小,却是名副其实的“大胃王”。其幼虫在短短8天生长期内,能吃胖4000倍,“消化”相当于自身20万倍的厨余垃圾。

早在2012年,万科公益基金会便前瞻性地探索黑水虻处理厨余的技术路径,并持续推动该技术从试点走向规模化应用。2019年,基金会在大梅沙万科中心园区建成半自动化黑水虻养殖项目,处理能力每日达200公斤左右,实现园区厨余垃圾100%就地资源化。黑水虻处理技术不仅让厨余实现“就地消化”,还带动了堆肥利用,虫粪被制成肥料用于屋顶花园和绿化,幼虫则可作为饲料投喂园区小鱼,从而实现了园区内有机废弃物在地资源化。值得关注的是,黑水虻幼虫所转化的昆虫蛋白,已在海外市场展现出显著商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