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首次实现船舶1小时转籍落户前海
日期:09-23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易东)9月22日,国际航行汽车运输船“长泰鸿”轮仅用1小时,即完成注销与重新申领船舶转籍原本需要20余天的36本证书,成功转籍落户“中国前海”。这是全国首次采用“1小时落户中国前海”船舶登记创新举措,该举措借鉴“多米诺骨牌效应”,从此开启了船舶1小时落户前海的新阶段。
船舶转籍,好比船舶更换“户口”,需要将原有船舶证书注销再重新登记,是船舶所有权、船籍港等关键信息变更的必要行政审批事项。其中涉及多个行政管理部门,且审批手续环环相扣,标准办理周期为20余天。
为不断优化“中国前海”籍国际船舶登记与配套服务,深圳海事局联动交通、船检等部门,对标香港、新加坡等地先进地区转籍效率,通过系统性流程再造与跨部门协同集成,推出“1小时落户中国前海”船舶登记,将船舶登记模式从“串联慢跑”向“并联快办”深度转型,是深圳海事部门落实国务院“高效办成一件事”要求的创新举措。
从9月22日起,落户“中国前海”的船舶采用“1小时落户中国前海”船舶登记办理,只需将其证书申办材料,经海事部门统筹协调,在多个部门行政审批节点预审预检,待准备成熟后像“多米诺骨牌”触发联动办理机制,即可将20余天的标准周期压缩至1小时,大幅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以“长泰鸿”轮为例,在采取“1小时落户中国前海”船舶登记后,节省办证停航时间20余天,为船东带来数百万元的新增经济收益。此外,该项举措更给航运企业增加了无形价值,对于保障航运企业航运运营稳定性和履行合约能力起到关键支撑作用,进一步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1小时落户中国前海”船舶登记新模式也为中国前海深化国际船舶登记制度改革带来更多可能。随着国际船舶登记效率的大幅提升,未来以国际船舶登记制度改革为牵引,将为船舶交易、融资租赁等带来更多便利,吸引船舶管理、航运金融、航运保险等高端航运要素加速集聚前海,发挥航运要素辐射作用,助力深圳航运业高质量发展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