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深圳特区报

20年神话终结 混双失守意难平

日期:09-22
字号:
版面:[db:版面标题]       上一篇    下一篇

■ 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孟菲

中国羽毛球大师赛混双领奖台,曾是国羽最坚固的“黄金堡垒”。自2005年张军/高崚首度摘得桂冠,到2024年冯彦哲/黄东萍成功夺冠,整整二十载,混双金牌从未旁落。国羽混双组合凭借天衣无缝的默契配合、炉火纯青的精湛技术与稳如泰山的强大心理素质,在家门口筑起一道令对手难以逾越的“长城”。“国羽混双”四个字,也由此成为信心与实力的代名词。

然而今年,混双首度失守,神话就此终结。更令人惋惜的是,国羽混双并非于决赛中错失金牌,而是早早在半决赛便全军覆没——这是中国羽毛球大师赛创办以来,混双赛场首次不见东道主选手的身影。那片承载着国羽二十载荣耀的决赛场地,首次成为外国选手的“独角戏”,这样的结果,怎能不让人“意难平”!

深入剖析比赛过程便会发现,国羽混双的失利绝非偶然。黄东萍的赛后自省一语中的:“关键分缺点魄力,犹豫不上杀,怕出错。”这简短的表述,精准点出了问题的核心——在决定比赛走向的关键时刻,选手们失去了往日的果敢与决断力,陷入“怕失误”的保守心态中。

这场失利如同冷水浇头,让人惊醒。长期的胜利容易让人产生“理所当然”的错觉,而此次混双“溃败”,恰好为队伍提供了重新审视自我、直面问题的契机。当对手潜心研究国羽战术、逐一破解固有打法时,我们唯有主动跳出“舒适区”,打破路径依赖,才能在竞争中重获新生。从这个角度看,此次失利或许“来得正是时候”:它打破了国羽混双看似完美的迷思,将亟待解决的技术短板与心理问题彻底暴露,也让队伍清醒认识到,羽坛没有永远的胜者,只有不断进化、持续突破的强者。

体育竞技的魅力,便在于正视失败后的重新出发;而辉煌的延续,也离不开对传统的打破与革新。相信深圳这片见证过国羽荣耀、也承载过失利遗憾的赛场,必将成为国羽混双重整旗鼓、再创佳绩的全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