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深圳特区报

白衣天使情系病患用心履职

日期:09-02
字号:
版面:[db:版面标题]       上一篇    下一篇

市政协委员、深圳市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 罗伟香

立身学为先 业精方可为

因为妈妈身体多病,我从小就立下志愿学医,以减轻与解除人们身体的病痛。

从上世纪80年代初考上湖南省邵阳卫校的护理专业,到2024年护理学博士毕业,我一边精进业务一边提升自己的学历,也从护士、护师到主管护师,尔后成为深圳市最年轻的副主任护师、主任护师。通过不断学习提升后,我将所需的知识运用到临床,同时时刻在思考,如何更好地改进、优化护理工作的每个环节,并注意抓住细节去寻找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更好地为病人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以减轻病人痛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从2003年一名酒精中毒病人护理案例中,我发现我国缺乏深入探讨护理操作并发症发生和处置的专著,为此,我作为主编组织编写了《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及处理》一书,填补了此项空白,并于2004年在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也被国内一些护理院校作为辅助教材。2015年我因此获得第四届广东省护理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

这些年来,我还组织带领全院护理人员用心钻研业务,积极创新。我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5项,先后承担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市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已转化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8项,其中专利《一种带有交互系统的智能医用抢救车》已在山东省临床推广应用。

科研之余,我更是积极投身一线。在2003年抗击非典、2008年救治汶川大地震伤员中我身先士卒;2018年9月13日超强台风“山竹”影响深圳时,我驻守在急诊科现场指挥抢救。

此外, 2010年,我带领消化内科护理团队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荣获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集体。2018年3月,带领医院专科护理团队开设了全国首家“名护工作室”,年门诊量达3万余人次。我所带领的护理团队,成为广东省临床护理重点学科、深圳市临床护理重点学科,2021年被评为深圳市巾帼文明岗,是深圳市政府首批唯一护理“三名”工程团队。2023年2月,“名护工作室”被广东省总工会评为“广东省女职工创新工作室”。

2024年我被授予香港护理与助产专科学院院士。

小处方大突破 便民利民暖人心

2004年6月,我加入了中国农工民主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农工党员。2016年10月,我成为罗湖区第五届政协委员。我充分利用护理专家的身份,关注医卫界别的问题和社会民生问题,提交了多个提案。2021年,成为深圳市第七届政协委员,我十分珍惜运用专业履职、参政议政的机会。

化疗患者留置一年的输注化疗药的“救命管”——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简称PICC)需要一周换药一次,如果出现问题,需要检查和用药,但出诊的PICC门诊护士没有处方权,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此,我深入调研,撰写了《关于开放专科护理门诊护士有限处方权的建议》提交到深圳市政协,同时提交给农工党省委会,通过农工党省委会提交到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广东省政协。最后,《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修改时采纳了我的意见,深圳在全国率先授予专科护士处方权。

后续《关于打通专科护士出诊医保记账的“最后一公里”的建议》又被采纳,医保局已同意将专科护士所开的处方纳入医保记账,解决了重大的民生实事问题。

此外,我还积极推动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构建完善的护理照护服务体系,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立足“大家庭” 建功新时代

这些年来,作为政协委员,我共撰写提案近30件。其中,优秀(重点)提案7件,优秀调研报告3个,社情民意6个。

政协是一个“大学校”,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还结交了很多好朋友;政协是一个“大舞台”,给我提供了良好的参政议政条件,使我能够有机会深入基层调研、视察,关注社会,体察民情,替普通百姓办些实事;政协是一个“大家庭”,委员们在这里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氛围融洽和谐。我要继续提高自身履职能力,在界别里将岗位、专业特长与委员身份相结合,充分发挥界别的作用,不忘初心,心系民生,不辱使命,继续履职建功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