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湛江日报

白云生处

日期:10-03
字号:
版面:第4版:阅读+ 百花       上一篇    下一篇

  □陈照

  百花顶位于云开山脉腹地,大田顶的南麓,离高州仙人洞景区四公里。这儿常年迷雾笼罩,夏天气温平均在25摄氏度左右,很适合来这儿避暑。

  数年前,朋友租了当地村民的一块空地用来搭建宿营地。那块空地位于百花顶脚下的一条小溪旁。朋友拉了一个集装箱放在那儿,再在箱前搭了一个简易棚,就当安营扎寨了。每当寒暑易节,好友就会三五成群结队来这儿露营。

  这儿虽然远离村庄,但仍然找得到电,算是幸运。水则从溪水的上游引来,那溪水为山泉水,它是从百花顶上一直往下流过来的。溪水很清,且很冻,就算是炎热的夏季,这儿的溪水也只有十五六度。只要你不怕血管收缩,下到溪水里冲下凉就最惬意。

  在这儿露营,习惯了就觉得爽,同样也有人觉得很无聊。来到大山中,远离了大城市的喧嚣,让人心静,但却静得可怕,因为山中人迹罕至。在这儿,整日除了吸收负离子及爬山外,其余的时间就无所事事,唯有与朋友一起饮茶。

  夜晚,山中的月光晈洁,萤火虫在夜空中不停地闪烁。每当夜幕降临,山中万籁俱寂,但仍有动物耐不住寂寞,出来活动。人们常说山鸟与鱼不同路,但这儿的溪间里的鱼及溪边的昆虫却与山中的鸟算是同路的。每当山上有鸟叫,溪边的昆虫也跟着叫,溪间的鱼就会跳出水面。有人说那鱼是跳出来吃昆虫的,我却认为是出来伴舞的。当你习惯了夜晚昆虫的呢喃,你就适应了露营的生活,山中露营,孤独是常态。

  百花顶,顾名思义山顶上布满许多野花,高山杜鹃花是这儿的主角,当然还有稔子花、仪花、禾雀花以及山荔枝等。

  当我爬上到百花顶,除了可看到山花烂漫、雾里七彩,还能看到阵阵吹烟。我很好奇,在这人迹罕至的地方,炊烟从何而来呢?为了解开这个疑惑,我向炊烟的地方走去……

  不久,那炊烟的地方终于被我找到。我发现原来是一处二层楼的小屋,屋内有一个老太婆,她正在生火煮饭。我自报自己是露营客,她见我面善,就敞开心扉跟我说话。她问我是否吃了饭,我说已吃过饭了。我见她家里静到连个小孩吵闹的声音都没有,我就开始八卦地去问她的家事。她说她的丈夫在城里工作,儿子女儿也都在城里工作,孙儿在城里读书……

  亚婆的屋前有口鱼塘,但鱼塘不大,半亩左右。一条从山上改道而来的小渠从鱼塘穿过,小渠一年365天都有长流水。鱼塘内那流下来的山泉水清澈得让我可以数得出塘内有多少条鱼。鱼塘内以青鱼为主,鱼以草为料,这种养鱼方法养出的鱼就是最正宗的氹仔鱼。亚婆说她养的鱼不是用来卖的,而是养给自己家里人吃的。

  亚婆家里还养了十多只鸡,几只鸭及两条狗。鱼塘下面有几块地,地上种满了南瓜及韭菜花生等农作物。我对着亚婆笑道:“亚婆,我给你钱,你可以帮我养几只鸡吗?”她笑道:“不行,我赚不了你这些钱,我只能自给自足。”亚婆回答我的话显得干脆利落,却没半点犹豫。其实,亚婆不是不喜欢钱,而是她不想自找麻烦,她对目前的生活已知足。

  亚婆说她很少离开过百花顶。她的孩子曾多次劝她离开这座山,搬迁到城里跟他们一起居住,但她就是不肯。她总以自己已经老了为借口,不愿离开这里。她说她已习惯了这儿的生活,啥地方也不想去。不但是茂名市区,就连更近的高州城她一年也没去过两三次。这儿是她的根,她不想走出这座山。庆幸的是她的孩子很孝顺,每月都回一次这儿探望她,顺便帮她买了柴米油盐回来,让她生活不用愁。

  第三天早上,我离开了百花顶,开车回家。回家的路上,我在想,城市人向往农村,而农村人却向往城市,山区的人又想逃离那座大山,其中的原因,我一直找不到。而亚婆的站位,仿佛让我找到了答案:“心安处,便是吾乡!”

  其实,物质的富有永远抵不过心灵的富足,就算你拥有家财万贯,只要心灵空虚,最后还是无处安心。亚婆八十多岁了,她之所以长寿,我认为除了这儿的环境好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她的心态好。外面的繁华仿佛与她无关,她只要自己仓中有米,便是山中宰相,她但愿自己身无疾病,心无忧虑,门无债主,便是地上神仙。

  白云生处,烟火人间。其实,人生没有最好的年龄,只有最好的心态,我们都争不过岁月,也跑不过时间,唯有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好每一个日出日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