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文秋华
一场着眼于城乡面貌与内涵的系统性提升,正在麻章区的城镇与乡村间扎实推进。从培育内外兼修的典型镇村,到擦亮四通八达的交通廊道风景线;从深入实施人居环境整治,让“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惠及千家万户,到推进绿美生态建设,让红树林摇曳生姿、绿意满城……麻章区正以坚实的步伐,探索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城乡协调发展之路。这不仅提升了外在的“颜值”,更激活了内在的“细胞”,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能。如今,走进麻章,你能感受到的,是城乡面貌的焕然一新,是产业活力的蓬勃迸发,更是百姓获得感、幸福感的显著提升。一幅城乡共荣、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崭新画卷,正在红土大地上徐徐展开。
典型引领星火燎原
镇村培育激活内生动力
典型的力量,在于其示范与引领。麻章区深谙此道,将典型镇、典型村的培育作为撬动全域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的战略支点,坚持“培育一批、成熟一批、带动一片”的思路,让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从蓝图走向现实,从“点上盆景”变为“连片风景”,释放出强大的辐射带动效应。
成果巩固,亮点纷呈绘新图。麻章镇作为第二批省级典型镇,其精心擘画的建设规划获得了省城镇建设专班“优秀”等次的高度认可,“七个一”工程项目已全面竣工并成功通过省级考核,为麻章区城镇建设树立了高质量标杆。更令人振奋的是,各典型村因地制宜,精准发力,呈现出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发展态势。
世乔村,这个曾经依靠传统农渔业的村庄,如今依托其毗邻的“最美红树林”生态资源,巧妙地将生蚝养殖、富贵竹加工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成功打造了省内唯一的富贵竹“一村一品”专业村。漫步村中,红树林湿地鹭鸟翩飞,生态栈道蜿蜒其间,游客络绎不绝。产业的兴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了从2023年16万元到2024年709.3万元的惊人跨越,近三年累计带动1100名农户增收,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外坡村则另辟蹊径,聚焦研学经济,引进湛江港湾研学基地,串联周边文旅资源,构建起集研学教育、乡村民宿、特色餐饮于一体的发展模式。走进外坡村,昔日的闲置农房被改造成充满设计感的乡村酒店,田野成为天然课堂,孩子们在这里学习海洋知识、体验农耕文化。该村先后获评省、市两级文明村,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22-2023年稳定的10.4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38.5万元,再到2025年上半年的65.5万元,增长势头强劲。
云头下村和厚礼北村则在乡村治理和基础设施方面表现突出。云头下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其创新的村民自治模式有效激发了内生动力,并成功引入投资达3.2亿元的新能源汽车商贸中心,为乡村注入了现代产业活力。厚礼北村作为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村,实现了道路硬底化、供水全覆盖、物流全通达等“五通”目标,并整合土地资源发展商贸物流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那柳村则大手笔谋划,流转2200亩土地和海域,开发总投资2亿元的“贰拾叁都”文旅综合体,同时发展700亩高产值富贵竹种植和白鸽养殖“一村一品”项目,入选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名单,村集体收入从2022年的30万元稳步提升至2024年的80.19万元,展现出强劲的后发优势。
为避免典型“孤岛化”,麻章区着力推动典型镇村从“点上开花”向“面上成景”转变。
湖光镇“湖光乡韵”示范带以“富贵竹之城”和“红树林海鲜之都”为双引擎,犹如一条璀璨的珠链深度融合生态保护、产业升级与文化旅游,将28个自然村串联成一条长达22公里的风景线。近日,以该示范带为基础的麻章区典型村片区成功入选《广东省2024-2025年“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片区培育项目名单》。片区沿乡村振兴精品线路,涵盖那柳村、外坡村、世乔村、月岭村、杨雪村、体村、群井村及傩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旧县村等,拥有金牛岛红树林核心区、湖光岩风景区、“贰拾叁都”等农文旅爆款项目,旅游发展基础强劲。同时,湖光镇作为麻章区富贵竹产业核心产区,一二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并毗邻广东海洋大学等15所大中专院校及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科教资源丰富。
麻章镇“城乡融合”示范带则依托花卉产业特色和太和工业园、三佰洋工业园的产业基础,巧妙整合广东海洋大学等15所院校及8个科研院所的资源,串联8个行政村的23个自然村,着力构建“一村一特色”的产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让城市的人才、技术、资本与乡村的资源、空间、生态实现有效对接。
太平镇则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契机,坚持多元发展,总投资4.8亿元的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将阳光转化为清洁电力,板下空间用于水产养殖,实现“一地两用”;蒲草种植加工、通明渔港升级、电商直播平台建设等多点开花,正谋划串联镇区及9个行政村的产业特色示范带,展现工业、农业与新能源协同发展的独特魅力。
廊道焕彩门户出新
重要沿线区域风貌提档升级
城乡风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交通干线和重要区域。麻章区将重要沿线和重点区域的风貌提升作为展示区域形象、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窗口,下大力气进行整治和美化,使“门面”更加亮丽,“走廊”更具风情。
高铁、高速、国道、省道是麻章连接外部的“动脉”,也是外来宾客感知麻章的“第一印象”。麻章区积极推进“13+1”条农房风貌示范带提升整治工作。截至3月底,13条示范带已高效完成1066栋农房的风貌整治,覆盖总长达149公里。这些曾经略显杂乱的沿线农房,经过统一的规划设计、立面改造、环境美化,如今焕然一新,与周边的田园风光相得益彰,形成了一道道流动的风景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城市快速路的湛江大道麻章段示范带,其沿线的111栋农房整治工作也已全部完成,极大地提升了城市入口的景观品质,使通往市区的道路成为展示麻章新貌的亮丽名片。
对于湖光岩风景区、金牛岛红树林景区等游客聚集的重要区域,麻章区着力提升其连接通道和周边村镇的风貌。Y014示范带、S373至金牛岛示范带等景区沿线完成了约52栋(处)农房的风貌提升整治工作。这些提升并非简单地“穿衣戴帽”,而是注重与景区自然景观、文化特色的协调统一。例如,通往金牛岛红树林景区的道路沿线农房,其建筑风格和色彩可能更多地融入海洋、生态元素,让游客在抵达核心景区前就能提前感受到独特的滨海生态氛围,提升了旅游体验的整体性和舒适度。
超越单点的农房整治,麻章区以乡村振兴示范带和美丽乡村走廊建设为抓手,推进风貌提升的连片连线、整体协同。湖光镇“湖光乡韵”示范带围绕金牛岛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这一核心资源,以“湖光山色、人文景观、滨海旅游”为主题,对带内村庄、田园、道路、水系进行一体化规划和风貌管控,旨在打造一个集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区域。麻章镇“城乡融合”示范带位于西城片区核心区,以“奥运文化、都市农业、产业融合”为主题,注重城乡过渡区域的风貌协调和特色彰显。这些示范带的成功打造,不仅提升了局部风貌,更整合了旅游资源,直接催生了“海湖山色·涤荡心灵”之旅和“志满古道·探秘寻味”之旅这两条“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使风貌提升的效益延伸至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实现了“颜值”与“产值”的双提升。
深耕细作内外兼修
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民生福祉
城乡风貌的提升,最终要落脚于人的感受,落脚于生活品质的改善。麻章区坚持“里子”与“面子”并重,深入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卫生环境、住房条件、生态需求入手,让美丽不仅看得见,更能切身感受得到。
“厕所革命”、垃圾治理、污水治理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硬仗。在“厕所革命”方面,麻章区已累计建成卫生公厕367座,完成49380户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普及率高达98%,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厕所脏乱差的历史。在生活垃圾治理上,全区所有自然村均建立了稳定的保洁队伍,严格落实“户集、村收、镇转运、区处理”的模式,垃圾处理率达到100%,实现了村庄日常保洁的专业化、常态化,村容村貌保持干净整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块更难啃的“硬骨头”,麻章区制定了《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确立了全覆盖的目标,坚持“一村一策”精准施策。目前,已完成污水治理的自然村达234个,治理率94.4%,并力争在9月底前实现100%治理。这意味着,绝大多数村庄的生活污水得到了有效收集和处理,昔日污水横流的现象大为改观,农村水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在“三清三拆三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麻章区持续深化拓展,重点加强对“六乱”(乱搭建、乱堆放、乱拉挂等)和“三线”(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线路)的管控整治。积极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并建立了长效保洁机制,确保了干净整洁村100%覆盖,美丽宜居村覆盖率也达到93%。同时,深入推进“六乱”整治,强化市容秩序管理,使麻章区在全市市容秩序双月考核中名列前茅,展现了精细化的管理水平。曾经杂乱的“蜘蛛网”线路逐步被规整,房前屋后的乱堆乱放得到清理,村庄空间更加清爽有序。
农房是乡村风貌的重要元素。麻章区出台《农村宅基地和住宅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建立起农房管控的长效机制,优化审批流程,既保障村民合理的建房需求,又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设。三年来,共拆除整治违法用地424宗,面积1256.59亩,拆除建筑物15万余平方米,有效维护了土地管理秩序和乡村建设风貌。同时,积极推进存量农房的改造提升,引导农民建设安全、经济、美观的住房,使农房本身成为乡村的一道风景。
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是麻章区提升城乡风貌的点睛之笔。麻章区上下植树造林热情高涨,累计投入资金2652.54万元,高质量完成了2024年植树77204株、2025年植树79000株的任务,3个镇均在湛江市乡村绿化“红榜”中位居前列,湛江市乡村绿化现场培训会也在麻章举办,推广其经验做法。这不仅增加了绿量,更优化了生态。金牛岛片区作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实行省、市、区三级共建,已修建红树林生态监测站点、科普长廊等设施,年吸引新增游客约10万人次,成为闻名遐迩的红树林科普教育基地,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绿意,已成为麻章城乡最动人的底色。
从典型镇村的率先突破,到重要廊道的焕然一新,再到人居环境的深度优化,麻章区的城乡风貌提升工作,是一场系统性的深刻变革。它不仅仅是环境的改善,更是发展方式的转型、治理能力的提升和人民福祉的增进。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城乡融合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图景,与一座现代化城区蓬勃发展的景象,正在这里交织共鸣。麻章,正以崭新的城乡风貌,自信地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