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湛江日报

借全运会东风激活“体育+”

日期:09-29
字号:
版面:第A03版:新闻+ 本地       上一篇    下一篇

  随着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相关赛事落户湛江,这座城市的运动氛围愈发浓厚。  (9月28日《湛江日报》)

  当全运会这股“东风”掠过湛江湾,浸润着海洋灵气与运动基因的港城,正站在“体育+”融合发展的关键节点。如何真正把“体育+”打造成湛江文旅产业的一张新“王牌”,需要好好谋划。

  从目前来看,“水上运动之城”的打造,是湛江借全运契机深化“体育+文旅”的巧妙落笔。“体育+文旅”的破题关键,在于将城市独有的运动基因与文旅资源深度绑定,对湛江而言,就是走“水陆联动、文动共生”之路。湛江的优势在于海洋赋予的运动禀赋——从跳水、潜水、滑水到帆船、桨板、赛艇,这些项目对大众而言既熟悉又陌生,那种猎奇心态最易激发尝试欲望。借全运赛事的热度,湛江可进一步推动水上运动从“赛场”走向“市场”:比如将报道提到正在谋划的特呈岛索道滑水公园、森林公园水上体育公园等新建项目与现有滨海景区串联,融入“现代沿海圈层”,打造“观赛+体验+度假”的闭环。另外,还可以把潜水大赛、滑水锦标赛等赛事IP转化为文旅名片,推出“冠军同款”体验课程,将“逐浪湛江”这个体育IP打出去。

  更需要破冰的,是“体育+产业”。从不少城市的成功经验来看,大型运动会举办带来的不仅是短期赛事经济,更能倒逼体育产业向专业化、体系化升级。从核心运动项目延伸出装备制造、技能培训、赛事运营等上下游链条,从单一场馆服务拓展为集训练、休闲、商务于一体的综合体,让体育产业真正在城市中“生根”。对于湛江而言,要着力打造水上运动培训基地,抓紧培育本土赛事策划、直播转播、衍生品开发企业,乘势将“体育+”热度提上去。

  最后一点,是“体育+民生”。全运会不仅是运动员的竞技场,更应是市民大众的健身舞台。赛事筹备过程中对公共体育设施的升级、专业训练资源的开放,能直接提升公共服务质量;赛事营造的运动氛围,能进一步激发市民的健身热情,推动群众体育从“自发参与”向“科学健身”升级。借此东风,湛江正好在“体育+民生”的基础上,延伸到康养、亲子运动等领域,进一步释放“体育+”的能量。

  全运会是契机更是跳板,希望能借此盛会让“体育+”激起更多“水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