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司法行政系统大模型“鲲鹏矩阵”在湛落地
日期:09-29
本报讯(记者潘洁婷范子华)9月28日,全国首个司法行政综合垂直大模型“鲲鹏矩阵”在湛江正式发布。这一创新成果不仅标志着我市司法行政系统在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应用上实现重大突破,更作为湛江打造“AI渗透之城”的战略部署在政府端落地的首个标杆应用,为“人工智能+司法行政”实践探索新路径。
“鲲鹏矩阵”构建了从底层算力支撑、数据资源整合到大模型能力建设、上层智能应用集成的全链条智能化工作体系。相比通用大模型,“鲲鹏矩阵”更贴合司法行政工作的专业特性,有效解决了以往人工智能应用中“泛而不精”的问题。它基于通义千问等国产大模型架构,深度融合法律法规、业务流程与AI技术,通过海量司法行政专属数据进行定向微调,显著提升了专业场景下的精准化水平。
目前,其行政复议功能模块已在市、县两级全面应用,展现出卓越效能:案件焦点识别准确率高达99%,证据识别采信准确率超过95%,法律文书撰写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85%,且生成文书法律逻辑严密、适用法律准确,极大提升了案件办理质效与工作规范性。
针对司法行政数据敏感性高、基层算力不足的痛点,湛江市司法局系统部署国产化算力设施,并联合科技企业定制研发了高性价比、便携式的“算力盒子”。该设备可直接部署至县区司法局、乡镇司法所,实现敏感数据全程本地处理,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同时,有效解决了基层“难部署,无算力”的现实困难。
为支撑大模型的精准训练,该局整合内外数据资源,打造了覆盖社区矫正、法律援助、律师管理等18个业务板块的专属数据库,目前已积累超100万条高质量业务数据,其中80%为结构化数据。
坚持“场景驱动”,该局已成功研发并应用80余个智能体,覆盖法律援助、立法普法、依法治市等核心场景。其中,面向公众的“鲲鹏智答”智能服务平台,能24小时在线提供“问答+指引”全流程法律服务,已累计服务2.6万人次,90%的用户评价其解答“专业、易懂、实用”。
同时,该局通过将大模型能力轻量化延伸至基层司法所,有效支持了社区矫正登记、调解方案生成等现场业务办理,减少了群众等待时间,使“现场办、马上办”成为现实。据统计,基层干警事务性工作时长因此节省25%以上。
据了解,“鲲鹏矩阵”的建设模式与实施路径,为全市乃至全国各级部门推进AI融合应用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本。今年底前,该模型将普及至全市122个基层司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