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林宇云通讯员唐少连陈思慧)9月24日下午,湛江经开区硇洲镇风雨交加,海浪翻滚。安置点星彩酒店内,硇洲镇的工作人员在各个房间来回为群众运送物资,群众正聊着家常,屋内一片祥和,与外面的狂风大雨形成鲜明对比。
硇洲岛四面环海,各个村(居)委会都有群众住在低洼地带或老旧房屋。在湛江经开区三防指挥部的指导下,9月22日起,硇洲镇村干部、党员志愿者全部下沉一线,对低洼易涝区、老旧房、瓦房等隐患点开展“拉网式”排查;对孤寡老人、困难群众逐户逐人对接,明确转移路线和安置点位,做到“应转尽转、不漏一人”。
转移群众刻不容缓,每多耽搁一分钟,就多一分风险。镇干部与志愿者组成的转移小组挨家挨户敲门,手中的扩音喇叭不断重复着避险提醒。从协助老人收拾随身物品,到搀扶行动不便的群众,再到清点人数确保无遗漏,工作人员的每一个动作都迅速而细致。
南角尾村99岁的王阿婆年纪大、行动不便。大家几人合力,先是轮椅推,再背到小车上,到她儿媳妇家楼下后,工作人员又将老人背上楼,直到老人安稳住下,才放心离开。马白村的豆阿伯双腿残疾,子女在外面生活,家里还有98岁的老母亲。为了让豆阿伯和母亲安全转移,镇干部联系硇洲卫生院,派出救护车、医护人员到现场,将阿伯和母亲安置到卫生院。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即使汗水浸湿了衣服,大家都毫无怨言,只想快点,再快一点,将群众转移到安全地方。
23日天空还阳光灿烂,丝毫没有台风来临前的风雨交加,部分群众觉得压根不需要转移。“李阿婆,台风要来了,您这老房子不安全,我们帮您搬去安置点!”面对部分心存侥幸、不愿转移的群众,工作人员反复上门沟通,结合台风路径、风力强度等专业信息,摆事实、讲风险,最终赢得了群众的理解与配合。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93名处于安全隐患区域的群众全部被顺利转移至临时安置点。镇干部提前购买了饼干、牛奶、方便面、矿泉水等生活物资,配送至各村(社区)及临时安置点,应急避难场所同步配备常用药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