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林宇云通讯员唐少连)“这里安全,政府工作人员对我们也好!”9月23日晚,湛江经开区民安街道西湾村村民李阿婆坐在防风楼的临时安置点里,脸上露出了安心的笑容。为了防御台风“桦加沙”,西湾村217名常住人口中,105人住进防风楼,112人借住子女或亲友家。
当日15时30分,湛江市区台风黄色预警信号生效。地处民安街道西南角、三面临海且村庄低洼的西湾村,属台风防御重点区域,常住人口217人全部需转移。西湾村按照“早安排、早落户”要求,启动转移避险安置预案。挂点区领导、区组织人事部、民安街道办、民安派出所及西湾村“两委”干部组成4个转移工作组,迅速投入转移工作,深入各家各户做思想动员,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周叔,您家老房子抗风能力弱,跟我们去防风楼住吧,放心!”在西湾村东头,民安街道工作人员小陈耐心劝说不愿离家的周大爷,同时帮老人收拾常用药品与衣物。另一边,区组织人事部干部驾驶应急车辆,往返村落与防风楼间接送行动不便的村民;西湾村党员志愿者则忙着清点人数、登记信息,保障转移有序高效。
西湾村防风楼建于2020年,共三层,总面积540平方米,最多可安置300人,配备卫生间、冲凉房等生活设施,是防范台风的坚固“堡垒”。此次安置前,楼内已备好折叠床、电风扇、被褥、凉席及方便面、八宝粥、饮用水等基本生活物资,满足村民居住需求。
20时许,随着最后一名村民被接到防风楼,西湾村217名常住人口全部完成转移。工作人员随即分组服务:有的分发晚餐与生活物资,有的检查水电设施,有的陪伴老人孩子聊天缓解紧张情绪。
为防止村民在防风预警解除前返回原处,西湾村安排3名人员在安置点值守,全力保障群众的生命安全。
“从接到指令到完成全部转移,只用了2个多小时。”湛江经开区三防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转移高效的关键在于“提前谋划、多方联动”——台风预警发布时,区里已摸清需转移群众底数,提前协调好防风楼物资与人员配置;街道、部门与村集体紧密配合,让“指令”快速转化为“行动”,最终实现“零遗漏、零意外”的转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