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湛江日报

椰城闯海杂忆

日期:09-23
字号:
版面:第A04版:阅读+ 百花       上一篇    下一篇

  □叶海声

  海口,人称椰城。初到者每见其椰树成行,绿荫遮蔽,凉风习习,以为热土乃温柔乡也,其实不然。

  有当年的闯海人感慨:椰城像椰子,外表有一层硬壳,剥开硬壳后,方知里边有甘甜的椰汁和鲜美的椰肉。

  每一个真正在椰城闯荡过的人,都有五味俱全的故事。椰城有许多说得清而有时却又道不明的魅力。

  多年前,椰城就在街头的墙壁上密密麻麻地贴出招聘广告。上至省市级事业企业,下至楼堂馆所,你都有尝试和显山露水的机会,且不太在乎你的出身门第或者你从哪里来,甚至你的人事档案都可以重建。至关重要的,是你的才智、认知和魄力。

  当年海口东湖一带的街头墙壁上,招聘广告层层叠叠,日日更新,生机勃勃。省市级单位与大小公司并列,“十万人才”不问出身,只问才具。有胆识者,自可在此处寻得一线生机。一年之间,或可遍历他处一生难求之职业,此中滋味,非亲历者不能道也。

  在椰城闯海的一年中,你有可能干上在别的城市一辈子才能谋取的职业,寻找到你的最佳或认为合适的位置。多元化的人生经历,无疑最有效地磨炼你处事立业的能耐,使你对未来有更明智更现实的选择。

  当年的闯海人李国明(化名)说,他当年怀揣大专文凭从西北过来,却曾经在解放西路摆修鞋摊,擦过说不清的皮鞋。

  1988年的海口海秀东路,暑气蒸腾,李国明的修鞋摊支在一棵歪脖椰子树下。他的工具箱里除了胶水、锉刀和几卷磨破边的牛皮,还压着一个生锈的铁皮盒,里面整整齐齐摞着十三张招聘启事——有橡胶厂的、贸易公司的、酒店的,甚至还有一份远洋渔船的招工简章。每张纸都被他的汗水浸得泛黄,油墨字迹在海南的湿热里慢慢晕开,像一场场无疾而终的梦。

  那年七月,一场暴雨毫无预兆地砸下来,他手忙脚乱收摊时,鞋油罐子滚进了骑楼廊柱下的水洼。弯腰去捡时,他忽然看见斑驳的墙面上贴着的一张《海南开发报》招聘启事从墙上掉落下来,边角已经被雨水泡烂,唯独“信息员”三个字清晰如刀刻。第二天,他穿着唯一一件没补丁的灰衬衫去应聘,临出门前,把铁盒里所有的招聘启事倒进了煤炉——火苗蹿起来的时候,他想起西北老家的谚语:“烧了旧路,新鞋才能踩响。”

  那团落在墙角的招聘启事纸片,后来成了他跳进海南新闻界的船票,他先当信息员,后当记者,再做编辑,后来成了专刊部主任,再后来是典当拍卖行的老板……如今他的书房里还摆着那双补了五次的皮鞋,鞋跟嵌着从假日海滩捡来的贝壳,说这是椰城给他颁发的硬壳纪念品,要永远留着。

  那时的椰树阴凉处,一幢幢向高远爬行的楼宇,挡住你望远的视线,也挡住了炽热的亚热带骄阳。你的心绪随椰树的身姿和楼宇的轮廓一道延伸和扩展,你感觉自己已不再是在蜗牛般运转的机器中存在或消失的微弱分子,而是都市中可以把握自己未来的主人之一。你紧盯着崛起的区域中新的空缺和机遇,总打算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或成就一番事业。

  那时的椰城,如若你的自行车不小心与别人相撞,他和你往往都宽怀一笑,彼此都有心照不宣的释然:比起大得大失来这算什么,有太多太要紧的事情要做。这在动辄相吵相打的某些城市部落看来,有些不可思议。

  在你历尽磨难,闯海时喝到过“甘甜的椰汁”、吃到过“鲜美的椰肉”之后,你无法不对椰城产生或多或少的刻骨爱恋,并感念她的子民们以博大的情怀,包容了你的贫困潦倒、劳顿辛酸,甚至你的过错以及种种“黎明前的黑暗”。

  笔者与诸多内陆来的难兄难弟都有同感:淳朴厚道的海南人最容易成为朋友知己,在艰难困苦中与你荣辱与共,肝胆相照。

  海南人朴厚,最易结交。艰难时世中,多有荣辱与共者。此地自古不势利,海瑞罢官归里,得乡人接纳;五公祠中,供奉诸多落魄忠良;海岛的人们给予与海瑞命运相似的李德裕、李纲、李光、赵鼎和胡铨们特设五公祠以供奉缅怀;苏东坡贬谪至此,反得祠堂书院。椰城之胸襟,于此可见一斑。

  那时椰城没有太多的人、太多的烟囱与你争抢新鲜空气。椰城面临广阔的海域,大海衬托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蓝天、海滩、椰树和高楼大厦,催生千千万万个美丽的早晨和霞光灿烂的黄昏。大海调节四季的气候,冬天过滤刺骨的寒风;夏季,不论多么酷热的白天,傍晚只要南风徐来,大海轻舒长臂,椰叶婆娑,海岛上像是有了天然的风扇,又是一个令人迷恋陶醉、流连忘返的夜晚。

  椰树下,高楼渐起,遮蔽视线,亦遮蔽烈日。人立其间,心思亦随之攀高。昔日蜗居于机器之微末者,忽觉可为城市之主。机遇如海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人皆摩拳擦掌,即便自行车相撞,亦不过相视一笑,便表歉意——大时代中,此等小事何足挂齿?较之某些地方动辄口角相向,真乃天壤之别。

  笔者与朋友在流离失所的时候,背靠着背在海口滨海海滩上安然度过几个凉夜,后来这么认为:椰城是最宜人生存、闯荡和拼搏的圣地之一。

  如今闯海人或已退休,或成行业中坚。他们皆曾啜饮椰汁,咀嚼椰肉,体味过那先涩后甘的滋味。椰城之于他们,如硬壳包裹下的果实,唯有破开吸上是吃之,方知其中真味。

  闯海人之于椰城,不过是过客;椰城之于闯海人,却已成第二故乡。那些个“黎明前的黑暗”,如今想来,竟都镀上了一层金色光晕或温馨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