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湛江日报

绿茵如盖,牧歌欢奏

日期:09-15
字号:
版面:第6版:阅读+ 百花       上一篇    下一篇

  初秋八月,暑气渐消。我随湛江市国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一行,造访了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意图一窥那片土地上蓬勃生长的马铃薯产业。

  是日清晨,秋光澄澈,长风拂过辽阔的原野,送来塞外初秋特有的爽冽。车行至北雪薯业公司的基地,千亩土豆田豁然入目,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绿茵如盖,葳蕤繁茂,将田垄遮盖得密不透风。我们踏入田间,蹚过没膝的茎叶,脚下是历经积累的黑土,柔软而富有弹性,每一步都像踩在丰腴的棉絮之上。俯身细看,土豆植株茁壮翠绿,紫白色小花繁星般缀满叶冠,凉风掠过,裹挟着黑土的浑厚气息与薯花的清甜,悄然入鼻,令人神清气爽。

  这片基地坐落于海拔千米、北纬51度的黄金地带,仰仗着充足的日照与肥沃的土壤。更引人注目的是,每块田垄都配备了“电子手环”,实时监测着土壤的每一次呼吸与脉搏,数据直连云端,实现全链条的数字赋能。农业,正从“看天吃饭”的古老叙事,转向“知天而作”的智慧新篇。也因此,这里的土豆,无论是种薯还是商品薯,亩产均可达四五千公斤,成为业界翘楚。湛江公司的陈总听得入神,笔尖在纸页上急促地滑动,簌簌作响;同行的恩平市马铃薯协会冯会长凝神静听,仿佛已沉醉于这幅科技与农业交融的画卷之中。

  日头渐高,阳光变得灼热而明亮。我们转而探访位于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的格瑞得马铃薯种业公司育种基地。这里同样享有海拔逾千米、北纬49度的地缘恩赐。格瑞得公司培育的“大西洋”“荷兰”等优质薯种,苗株健壮,行列整齐,宛如精心编排的仪仗。盛开的白色薯花绵延起伏,仿佛在无边的绿绸上,洒满了细碎的银箔,熠熠生辉。

  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步入田垄,疏松的黑土瞬间没至脚踝,裤脚沾满了斑斑点点的泥迹,洁白的鞋面也被染上了大地的深沉颜色。格瑞得公司带队的老总霍女士见状打趣道:“瞧,我们这地方,泥土是黑的,衣裳是黑的,连人也晒得黝黑!”众人皆笑。笑声中,霍总接过铁锹,熟练地掘开一株泥土,捧出一串结实饱满的土豆,就着这新鲜的果实,她将“大西洋”品种的栽培、管理、贮藏要点娓娓道来,化繁为简,为我们上了一堂理论与实践交融的生动课程。手中的泥土芬芳,似乎也浸透了知识的重量。

  日影西斜,光线变得金黄而绵长,温柔地铺洒在骆驼山峦与广袤的草场之上。我们信步走向一片牧场。极目远眺,成群的牛羊如同散落的珍珠,悠然点缀着如茵绿毯。一位牧人骑乘在棕色的骏马上,他的身影与天边的流云、地上的羊群融为一体,将这草原的辽阔,延伸至天地之交的尽头。我与陈总缓步走近羊群,它们并不惊慌,有的低头专注啃食青草,发出细碎的“沙沙”声;有的闲适漫步,偶尔发出温顺的“咩咩”声,更衬出草原的宁静。牧羊的大叔来自骆驼镇幸福村,生得魁梧结实,脸庞刻着阳光与风霜的印记,一口浓重的乡音里,洋溢着对远方来客的质朴热情,那眉宇间舒展的笑意,透露出牧民发自内心的知足与安然。

  夕阳将最后的辉煌尽情泼洒,内蒙古大地笼罩在一片暖金色的霞光里。归途上,我们还看到了连片即将成熟的小麦,翻涌着金色的波浪;一望无际的甜菜地,舒展着肥硕而油绿的叶片;还有圆润饱满的西瓜,在藤叶间闪烁着黑绿相间的光泽……多元的作物,绘就了多元的色彩,也悄然重塑着这片土地传统的农业图景。

  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悠远意境犹在耳边,今日“知天而作”的智慧农业已扎根沃土。在这北纬的高天阔土之间,科技与生态正奏响一首和谐共生的新牧歌。一切仿佛依旧,一切已然新生。这片土地,正以一种古老而又年轻的步伐,走向更加丰饶、更加绚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