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刚漫过码头的石阶
疍家阿婆的竹篮就晃起来
靛蓝布裹着三炷香——
老规矩说,祭海的火
得先从六代人的船板缝里燃
后生们的船歌正蹭着桅杆爬
“浪打船头”的调子撞在帆上
碎成星子,落进他们卷着的裤脚
彩绸往桅杆上绕时
总不忘坠片旧渔网
“这样,鱼虾就认得出回家的路”
妈祖庙的鼓声响第三遍时
供桌正往海边走
马鲛鱼的腹贴着海的方向
墨鱼饼上还沾着凌晨的捶打声
阿婆攥着块裂了纹的船板
那是丈夫的船,当年被浪咬出的伤
如今替她望着急速远走的帆
花船摇着轮子过码头时
疍家姐的银鱼簪亮了亮
“船鬃髻”垂着的蓝布衫
袖口的海浪纹在风里游
她们摇着空橹唱:“阿妹倚门等哥还”
尾音漫进游客的镜头
把歌声泡得软软的,像刚出水的海带
正午的汽笛突然咬碎海面
一千艘船的影子开始动
“疍家一号”的桐油光里
小儿子在船头挥手
海上家宴的木板架在渔网上
鱼皮冻颤着,鱼丸跳着
鱼杂粥的香勾得卖鱼人忘了吆喝
暮色吞了船影时
阿婆数着水里的桅杆
“李家去西沙,王家捕黄花”
小孙女的口袋里
碎船板压着星子的光
她听见奶奶哼的船歌
正跟着潮声,往船走的方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