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们在了解池珍堂农耕文化馆馆藏情况
和耕读传家的家风家训。 记者 詹亚旺 摄
本报讯(记者詹亚旺通讯员杨春萍)9月7日,湛江市作协、吴川市作协联合开展主题为“凝聚文学力量,助力‘百千万工程’”的采风创作活动。
采风团一行先后走进吴川市黄坡镇郑屋村农耕文化展览馆和吴阳镇朝阳村池珍堂农耕文化馆。郑屋村是“全国文明村”“广东省创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该村为保留文化特色和记录村庄历史,特建起占地350平方米的农耕文化展览馆。该馆分村史、农耕文化、新时代三部分,陈列品300多件;农耕文化展区分为农耕工具、耕海工具、民间工艺、生活用品及用具、其他老旧物件等5个部分。作家们边参观边和村干部交流,领略农耕文化的魅力,了解乡村振兴的新举措。
池珍堂农耕文化馆由私宅改为公益展馆,总建筑面积400平方米。作家们参观了馆内陈列的300多件农耕用具、老旧生活用品物件和3000多册藏书,以及见证许氏家族耕读传家传统的家风家训书法等。该馆同时兼具馆藏与教化功能,被湛江市关工委、吴阳镇关工委授予“青少年校外教育基地”,被吴川市关工委授予“农耕文化青少年教育基地”。
活动中,湛江市作协、吴川市作协分别向郑屋村农耕文化展览馆和池珍堂农耕文化馆赠送了一批会员参与创作的文学作品集和会员个人著作。作家们纷纷表示,这次采风活动接驳地气,深有感触,要精心创作作品,用文学的力量赋能乡村振兴,为“百千万工程”建设加油鼓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