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蔡希中
在海洋经济与文旅融合浪潮中,珠海桂山岛以“红色记忆+蓝色海洋”为双核,突破“靠海吃海”传统,深挖红色底蕴、活化渔家文化、构建文旅共生生态,将偏远渔岛打造成兼具家国情怀与渔家风情的文化地标,推动其从“地理坐标”升华为“文化符号”。湛江坐拥特呈岛、硇洲岛等20多个有人海岛,手握火山文化、渔家风情、红色故事等独特资源,桂山岛的实践,为湛江海岛打破“同质化开发”困局、实现“文化赋能海岛振兴”提供了范本。
深挖底蕴:
让红色基因成为海岛精神坐标
桂山岛的文化魂,始于对“桂山舰”历史的深度挖掘。岛上不仅保留着桂山舰烈士陵园、桂山舰纪念公园等红色遗址,更创新打造“红色记忆馆”,用沉浸式影像还原海战场景,让游客触摸“以少胜多、奋勇向前”的桂山精神;每逢重要节点,“重走解放路”徒步活动、“海岛红色讲堂”等互动项目,让红色文化从“静态展览”变为“可参与的精神传承”。这种“尊重历史、活化叙事”的做法,让红色基因成为海岛最鲜明的文化标识。
湛江海岛的红色资源同样厚重。硇洲岛曾是解放海南岛战役的重要后勤基地,岛上的存亮湾码头、炮楼遗址见证过军民同心的岁月;特呈岛的“红色堡垒村”,记录着村民支援革命的热血故事。开发中可借鉴桂山岛经验,在保护遗址原貌的基础上,打造硇洲岛解放记忆馆,用老物件、老照片、老兵口述史,讲好“海岛支援解放”的故事;在特呈岛规划“红色研学路线”,串联堡垒村、革命旧址,设计“模拟送物资”“战地通讯兵”等体验项目,让游客在互动中感悟“海岛儿女跟党走”的初心。
红色文化更需融入日常。可参照桂山岛“红色元素进公共空间”的思路,在海岛码头、步道、路灯等设施中融入红色符号——比如硇洲岛的公交站台设计成“战船”造型,特呈岛的休闲长椅刻上革命标语,让红色精神潜移默化浸润人心,既守住海岛的“精神根脉”,又为文旅发展注入“精神吸引力”。
活化民俗:
让渔家风情成为海岛生活风景
桂山岛的魅力,在于它没有把渔家文化变成“橱窗里的标本”,而是让其融入海岛的衣食住行。岛上的“渔家民俗馆”里,渔民现场演示织渔网、晒鱼干,游客可亲手参与;“海鲜美食街”不仅卖海鲜,更设“渔家烹饪课堂”,教游客做“一夜埕咸鱼”“清蒸海鱼”等本地菜;每逢渔汛时节,“开渔节”上的舞龙、渔船点睛、祭海仪式,让渔家传统习俗成为游客争相体验的文化盛宴。这种“生活化、场景化”的活化方式,让渔家文化有了“烟火气”,也有了“吸引力”。
湛江海岛的渔家文化远比桂山岛更丰富多元,关键要打破“展示为主、体验不足”的瓶颈。特呈岛的“咸水歌”是国家级非遗,以往多在节庆时表演,可借鉴桂山岛“民俗日常化”思路,在岛上的民宿、餐厅设置“咸水歌小舞台”,邀请渔民歌手驻唱,游客可点歌、学唱,让悠扬的歌声成为海岛的“背景音”;硇洲岛的“火山石渔家建筑”独具特色,可选取几栋保留完好的老渔屋,改造为“渔家生活体验馆”,游客能睡渔家炕、用渔家灶,跟着渔民出海捕鱼、赶海捡贝,亲身感受“靠海吃海”的日常。
民俗活化还要注重“创新性转化”。桂山岛将渔家元素融入文创产品,开发出“船锚钥匙扣”“海浪纹样丝巾”等爆款;湛江海岛可更进一步,把特呈岛的咸水歌旋律改编成流行曲,将硇洲岛的火山石、珊瑚石做成文创摆件,把渔家织网技艺转化为手作体验课程,让渔家文化从“看得见”变为“带得走、记得住”,既留住海岛的“乡愁味”,又让民俗成为带动消费的“文化IP”。
文旅共生:
让文化开发撑起海岛振兴骨架
桂山岛的可持续发展,核心在于构建了“文化+旅游+民生”的共生生态。岛上的红色景点、民俗体验项目,优先雇佣本地渔民参与运营;“海岛文创店”与村民合作,销售渔民手作的渔网工艺品、自家晒制的海产;“文旅+民宿”模式下,不少渔民将闲置房屋改造成特色民宿,既保留渔家风格,又满足游客需求,实现“文化开发带动村民增收”的良性循环。这种“不与民争利、反助民增收”的思路,让海岛文化开发有了“民生温度”,也有了“长久生命力”。
湛江海岛的文化开发,必须紧扣“富民兴岛”的目标。特呈岛可参照桂山岛“文旅赋能民宿”模式,引导村民对现有渔屋进行改造,保留“茅草顶、火山墙”的渔家风貌,内部配套现代设施,推出“渔家乐民宿”,游客住民宿时可跟着房东赶海、捕鱼,既提升游客体验,又让村民分享文旅收益;硇洲岛的火山文化与海鲜产业结合紧密,可规划“火山海鲜文化产业园”,将火山石烧烤、海鲜加工体验与火山地质科普结合,设置渔民直销区域,让游客既能品尝硇洲鲍鱼、龙虾,又能直接向渔民采购,减少中间环节,让渔民多赚钱。
文旅共生更需完善“文化+产业”的配套。桂山岛通过建设“海岛游客服务中心”,整合门票预约、民宿预订、文化讲解等功能;湛江海岛可借鉴这一做法,在特呈岛、硇洲岛的主要码头建设“海岛文化服务综合体”,设置文化展示区、旅游咨询区、农海产品展销区,既为游客提供便利,又为村民搭建销售平台;同时优化海岛交通,开通“湛江市区—特呈岛—硇洲岛”的文旅专线船,在船上增设“海岛文化讲解”服务,让游客在往返途中就能提前感受海岛文化魅力,真正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兴岛、以岛富民”。